砌体结构底层承重墙开门洞加固设计

砌体结构底层承重墙开门洞加固设计

ID:33904074

大小:2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1

砌体结构底层承重墙开门洞加固设计_第1页
砌体结构底层承重墙开门洞加固设计_第2页
砌体结构底层承重墙开门洞加固设计_第3页
砌体结构底层承重墙开门洞加固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砌体结构底层承重墙开门洞加固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承重墙开门洞砌体结构底层承重墙开门洞加固设计一墙上开门洞加固设计原则:1、经计算复核,在规范允许的条件下,在承重墙适当的位置开启适当宽度及高度的门洞;2、不改变原结构承重墙条基受力方式。门框架有门框梁、门框柱、地框梁组成。二门框架的设置:1、考虑到安全及施工方便,门框梁一般应设置在楼层的圈梁下;2、地框梁一般应利用原有地梁,设置在原地梁下;3、门框柱位置一般在纵墙一侧定出适当宽度(砖的模数),且至少紧靠纵墙边(图一);4、当同一片墙体上开≥2个洞口或连续轴线上开洞口时,门框柱应伸至基础顶面并与基础可靠连接。三门框架设计:1、门框架为全封闭的矩形刚架,为简化计算可以分别看作正向的承重

2、框架及倒置的地梁框架叠加组成;(图二)2、承重框架及地梁框架的荷载差异仅为地框梁的线荷载应减去其梁本身的自重;3、地梁框架的尺寸、配筋按承重框架的尺寸、配筋相同设置是偏于安全的。4承重墙开门洞4、应注意到地框梁与门框梁的配筋设置是相反的。四门框架条基受力分析:1、门框架的设置,不改变原有承重墙条基的受力方式(仍为线荷载);2、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查表8.1.2无筋扩展基础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砖基础,当砖不低于MU10,砂浆不低于M5,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为1:1.50也即在门框柱根角点(A,B)点起1:1.50的范围内的砖基础均受压力(刚性角)按1:1.

3、50斜线AK与BK交与K点,对于条基底标高线EF而言,K点的位置相对有三种情况:(1)当K点交与EF线之下,则CD段基础受压弯;(2)当K点交与EF线上,则理论上AB段基础、基础底全部受压;(3)当K点交与EF线之上,则AB段基础全部受压;因此,在(1)情况下,也即地基埋深较浅,则必须设置地框梁;在(2)情况下,考虑到长期使用及抗震的因素,设置地框梁是偏于安全的;在(3)情况下,也即地基埋深较深,根据建筑物具体状况可以构造设置或不设置地框梁,但仍应加强门框柱与基础的连接构造。(图三)五门框架的梁、柱截面尺寸的确定:根据门框架的跨度及受荷情况,通过计算确定梁、柱的截面尺寸及配筋。但应

4、考虑到施工方便,尽量减少在既有混凝土上4承重墙开门洞钻孔穿筋,力求构造简单,易于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常用的构造尺寸如下:1、一般门框梁宽度同墙厚,当荷载较大时,门框梁宽度可大于墙厚;2、门框柱的高度一般同墙厚;当荷载较大时考虑到施工方便,可大于墙厚;3、有时根据受荷情况可采取地框梁宽度同门框柱高度同门框梁跨度;(图四)4、为避免基础墙上开槽,可以分两片地框梁夹墙的方式。(图五)六门框架施工顺序:门框架凿除承重墙施工时应严格按施工顺序进行,并应随时关注结构是否有异常变化,确保墙身稳定施工安全。1、墙上开门框柱槽,门框梁及地框梁按计算确定在墙上开洞口的间距;2、在洞口内设置专用工具--

5、-螺栓千斤顶,并顶紧,然后开门框梁及地框梁槽;3、在柱槽及梁槽内绑扎门框柱梁钢筋,注意门框柱与墙身的拉结筋的设置;4、自下而上浇筑C30混凝土;5、待混凝土达到100%强度后拆墙成门洞。4承重墙开门洞七螺栓千斤顶:1、螺栓千斤顶是专用旋顶装置,取材方便,制作简单,使用便捷有效,常用于新增设墙体与墙上部结构的紧密连接,传递荷载及墙上塞梁开门窗洞口等。螺栓千斤顶间距500~1000mm,拧紧六角螺帽顶紧后,其间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密实。2、螺栓千斤顶制作:设新增梁高为H。1)上下顶板为-10×200×200钢板,分别与螺杆或钢管焊接,采用E50焊条2)φ16螺杆A=H/2-20(mm)3

6、)2吋钢管外径φ33.5mm,壁厚3.25mm,B=H/2+100(mm)4)六角螺帽如新增梁高500mm,则A=230mm,B=350mm这样的构造,确保螺杆埋入钢管深度为100mm3、螺栓千斤顶曾经压力机测试达9T时,φ16螺杆压弯失稳。一般单个螺栓千斤顶设计轴向承载力控制在50kN左右。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