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赵盾弑其君”的三个思考

对“赵盾弑其君”的三个思考

ID:33908229

大小:56.5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1

对“赵盾弑其君”的三个思考_第1页
对“赵盾弑其君”的三个思考_第2页
对“赵盾弑其君”的三个思考_第3页
对“赵盾弑其君”的三个思考_第4页
对“赵盾弑其君”的三个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赵盾弑其君”的三个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赵盾弑其君乃的三个思考常宁市第一中学殷华雄张虞萧《晋灵公不君》这篇课文记载,宣公二年,晋灵公聚敛民财,残害臣民,执政大臣赵盾多次劝谏,灵公不但不改,反而想害死他。赵盾只好逃亡。当逃到晋国边境时,其族弟赵穿带兵杀死灵公,于是返回继续执政。史官董狐记载道:“赵盾弑其君”。赵盾辩解,说是赵穿所杀,不是他的罪。董狐说:“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自选入教材以来,对赵盾是不是弑君,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般的教参都认为。赵盾没有弑君,他是无辜的。对此,我有不同看法:-,确实是“赵盾弑其君:虽

2、然课文里面明确的记载是赵穿在桃园射杀了晋灵公,但是,这不过是个表面现象。赵穿和晋灵公有什么矛盾呢,历史和课文上面一点都没有记载。没有矛盾,赵穿居然去弑君,他脑袋进水了吗?弑君是个什么罪名,是他能够承受的吗。弑君这件事情,是他一个人可以做得到吗。弑君这种事情,是随随便便可以做成的吗。我们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不会看不出来。赵盾和晋灵公的矛盾不但是很大,而但是无法共存了。从历史好课文的记载来看,晋灵公先是派刺客刺杀赵盾,失败,接着设下鸿门宴,埋伏武士准备杀掉赵盾,被赵盾逃跑了,再然后是晋灵公派岀军队,公开追捕赵

3、盾。赵盾被迫逃亡。到这个时候,双方是彻底撕破了脸面,晋灵公是一定要杀死赵盾的。赵盾呢,即便是他愿意自己去死也不能了,因为这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赵盾的身份,一是晋国的宰相,二是赵氏家族的族长。从历史和课文来看,赵盾做了什么呢,只不过向晋灵公进行了几次劝谏。赵盾和晋灵公的矛盾,根本就不是他个人和晋灵公的矛盾,而是君权和相权的矛盾,而是君权和赵赵氏家族的矛盾。晋灵公想杀掉赵盾,是想夺取原来掌握在赵盾手中的朝廷的权力,就算赵盾愿意去死,但是,那些把赵盾推上宰相位置的官员,那些支持赵盾担任宰相的官员,那些从赵盾担

4、任宰相中获得好处的官员,愿意吗?退一步说,赵盾就算死了,晋灵公就会停止对赵盾这一派系官员的打压夺权吗?晋灵公想要夺取赵氏家族的资源,就算赵盾愿意去死,赵氏家族的那么多人也愿意束手交出资源甚至去死吗?赵盾和晋灵公的矛盾,并不是他们两个人的矛盾,而是权臣和幼小国君为了争夺最高权力的斗争,是赵氏家族和以晋灵公为首的君族争夺资源的斗争。在这种斗争中,以赵盾为首的官僚集团会随随便便的放弃权力,乖乖的的去死,不,绝不可能的。在这种斗争中,以赵盾为首的赵氏家族会随随便便放弃自己的资源,乖乖的去死,不,绝不可能。晋灵公

5、一而再,再而三的下采取行动要杀掉赵盾,双方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为了以赵盾为首的官僚集团的生存,必须干掉晋灵公,为了以赵盾为首的赵氏家族的生存,必须干掉晋灵公。就算赵盾愚忠的愿意去死,也是没有用处的。原来的官僚集团一定会抛弃赵盾,另外推选可以代表他们利益的人,赵氏家族也会抛弃赵盾,另外推选可以代表他们利益的人。而晋灵公死后,赵盾被迎接回都城,仍然保持了很高的地位,这就证明了,赵盾忠实维护了一个官僚集团的利益,赵盾忠实维护了赵氏家族的利益。所以,确实是“赵盾弑其君”,只不过赵盾作为有很高地位,很好名声的人,

6、是不可能亲自动手的。动手的是赵穿,赵盾的堂弟,晋国将军,也有很高的地位,没有赵盾的暗示,指使,赵穿会釆取行动弑君吗,一般人能够指挥赵穿做出弑君的事情吗。从历史和课文看来,赵盾还没有跑出国境,赵穿就杀掉了国君,使得赵盾无法摆脱嫌疑。有人认为,赵穿这个家伙做事太急了,不是的。是情况已经非常紧张了,再不动手就来不及了,再不动手自己这一方就没有机会了。二,董狐确实是是“古之良史”也。史官董狐在他所掌管的史书上记下“赵盾弑其君”,并且把这个记载公之于众。赵盾亲自找董狐解释自己并无杀君,董狐坚持说:“你身居相位,国

7、君被杀时虽然离开了都城,但并未走出国境;国君被杀后,你也没有办凶手,杀君罪名国相不负,当属何人?”拒不更改记载。这个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这样做,非常的危险。我们不说几百年后的司马迁了吧。我们就来看看当时的齐国。比这个稍前的时间,齐国大臣崔杼纵容旁人杀死君主庄公,齐国史官也这样记载:“崔杼弑庄公”。崔杼恼羞成怒,将他杀害。而史官之弟照样续记,崔杼又杀其弟。史官的另一个弟弟不畏强暴,继续据实记录。大权在握的崔杼也终于束手无策。这就是直笔写历史的结果,齐国史官兄弟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捍卫了历史的真实,其自身也为后

8、人演绎了一段悲壮的历史。面对刚刚发生的齐国史官的悲剧,董狐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这是多么勇敢的行为。董狐所以能够直笔而安然无恙,还得到千古名声。是他个人的幸运,也是因为,他遇到的是赵盾这样被孔子称赞的“古之良吏”。说赵盾是“古之良吏”和前面说赵盾“赵盾弑其君”这并不矛盾。春秋时候的中国人,并不是我们现在认为的个个是奴才,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否则就是不忠”并不是当时人的主流观念。晋灵公不君,作恶多端,赵盾多次进谏,晋灵公不听,反而千方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