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唐宋科举制度的变迁

简论唐宋科举制度的变迁

ID:33925204

大小:384.31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3-01

简论唐宋科举制度的变迁_第1页
简论唐宋科举制度的变迁_第2页
简论唐宋科举制度的变迁_第3页
简论唐宋科举制度的变迁_第4页
简论唐宋科举制度的变迁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论唐宋科举制度的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简论唐宋科举制度的变迁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张希清科举制度是朝廷开设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它萌芽于南北朝,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而延续至元、明、清,前后经历了1300年之久。在中国科举制度史上,唐宋之际是一个变化更革非常之大的时期。研究唐宋科举制度的演变,对于研究唐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变迁都具有重要意义。科举分为贡举、武举、制举、童子举等等;贡举又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其中贡举中的进士、明经两科取士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其影响也最大。现仅举其

2、荦荦大端,简述如下,以就正于方家。一、变“恩归有司”为“恩由主上”: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一)创立殿试制度,由皇帝亲自掌握取士大权唐代贡举考试分为解试、省试两级。解试由州县长官主持,合格者解送至中央参加尚书省主持的考试,称为省试。省试合格,即赐及第;不合格者,则黜落之。唐代省试的取士大权,初由吏部考功司掌管,实际由考功员外郎主管;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以后,改由礼部掌管,实际由礼部侍郎主管。应举人称主考官为“座主”,而自称为“门生”,互相结为以提携与感恩为纽带的密切关系。唐代还大兴“行卷”之风,士人纷纷请托达官

3、贵人延誉,以求及第。宋初承唐及五代之制,仍分为解试、省试两级考试。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创立了殿试制度,使科举取士变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对省试合格奏名举人的覆试,又称御试、亲试、廷试等,是三级考试中最高、最后的一级考试。关于殿试创立的经过,南宋史学家李焘有详细记载。其所著《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十四云:开宝六年(973)三月辛酉(七日),新及第进士、诸科诣讲武殿谢。宋太祖“以进士武济川、三传刘浚材质最陋,应对失次,黜去之”。1武济川是权知贡举李昉的同乡,太祖很不高兴。“进士

4、徐士廉等击登闻鼓,诉昉用情,取舍非当。”当晚,徐士廉被宋太祖召见,“请太祖廷试之,曰:‘方今中外兵百万,提强黜弱,日决自上,前出无敢悖者。惟岁取儒为吏,官下百数,常常赘戾,以其授于人而不自决故也。为天下国家,止文与武二柄取士耳,无为其下鬻恩也。’”2太祖“乃令贡院籍终场下第者姓名,得三百六十人。”“癸酉(十九日),皆召见,择其一百九十五人,并(宋)准以下及士廉等,各赐纸札,别试诗赋。”“乙亥(二十一日),上御讲武殿亲阅之,得进士二十六人……皆赐及第。……自兹殿试遂为常式。”3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说明。第一,殿试制度究竟

5、创立于何时?《通典》卷十五《选举三》云:“武太后载初元年(689)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殿前试人自此始。”于是,不少人将武则天的“殿前试人”等同于宋代的殿试。其实,殿试制度始于武后之说是1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十四,开宝六年三月辛酉,中华书局2004年,第297页。2柳开《河东集》卷八《与郑景宗书》。3《长编》卷十四,开宝六年三月辛酉,第297~298页。1不能成立的。首先,《册府元龟》卷六四三以及《大唐新语》卷八《文章》均系此事为制举。而制举殿试则始于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其次,即使

6、是贡举,武后“殿前试人”也并非贡举三级考试中的殿试,而实际上仍是省试。正如马端临在《文献通考》卷三○的按语中所说:“殿前试士始于唐武后。然唐制以考功郎中任取士之责,后不过下行其事,以取士誉,非于考功已试之后再试也。”需要说明的第二个问题是,宋太祖为什么创立殿试制度?根据开宝六年(973)及八年的诏书,宋太祖创立殿试制度,似乎只是为了“精辨否臧”、“克叶于至公”1,防止势家垄断科举,“致塞孤寒之路”。2诚然,这无疑是其创立殿试制度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主要原因并非如此。如张方平在《梁固墓志铭》中所说:“初,艺祖(按指宋太祖)深讲

7、治要,总揽权纲,以谓取士官材,为国基本,乃人主之柄,非下所宜专,始御便殿,亲阅春官(按指礼部知贡举官)所奏名士。至太宗遂以为常。”3由此可见,宋太祖创立殿试制度,主要则是鉴唐之弊,收揽威权,在收兵权之后,把科举取士的大权也收归皇帝亲自掌握,变“恩归有司”为“恩由主上”4,使贡举及第者成为“天子门生”,以防止知贡举官与及第举人结党营私,从而巩固和加强赵宋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二)废除“过堂”和“谢主司”,改为“朝谢”唐代进士放榜后,须先到中书省都堂谒见宰相,称为“过堂”。其日,新及第进士随同知贡举官至中书省,宰相们站

8、立于都堂门内。堂吏通报:“礼部某姓侍郎,领新及第进士见相公。”状元乃出列致词云:“今月日,礼部放榜,某等幸忝成名,获在相公陶铸之下,不任5感惧。”然后,自状元以下,一一通报姓名。“过堂”之后,还要向知贡举官谢恩,称作“谢主司”。“谢主司”一般在知贡举官的府第或贡院举行。第一次谢恩数日之后,还有再次谢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