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论语心得》全集

于丹《论语心得》全集

ID:33926125

大小:568.82 KB

页数:56页

时间:2019-02-28

于丹《论语心得》全集_第1页
于丹《论语心得》全集_第2页
于丹《论语心得》全集_第3页
于丹《论语心得》全集_第4页
于丹《论语心得》全集_第5页
资源描述:

《于丹《论语心得》全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洪培欣语文网http://hongpx.upweb.net/洪培欣博客http://hongpx.cersp.net于丹《论语心得》全集听于丹老师品《论语》处世之道话外音: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以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孔老夫子说:过犹不及。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头了和没有做到位是一样的效果。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把握为人处事的分寸,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我们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自己亲近的人我们又该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怎样才能保持一个良好

2、的人际关系。在论语中交给我们很多处世的办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有时候很朴素。论语不是板着面孔的一部书,它交给我们的办法有时候透着一些变通,它告诉我们一种做事的原则和把握原则里的分寸。其实我们今天总在说任何事情是该做的不该做的,什么事情是好是坏,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的判定,不简单是好坏之分,只是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或者把这件事情做到什么程度。其实有很多事情应该是有尺度的,孔夫子不是一个提倡一味丧失原则,一味要以一种仁爱之心去宽容一切的人。曾经有他的学生问他,有一个人说:以德报怨何如(论语.宪问篇)。以德报怨这个词我们不

3、陌生,我们经常说生活里头有这样的人,说你看别人那么对不起他,他还对人那么好,我们觉得这样的人格应该在孔子这里是得到赞赏的。没想到呢,孔子反问了他一句,子曰:“何以报德?”孔子说一个人他已经用德去报怨了,那他还留下什么去抱人家的恩德呢?当别人对他好的时候,他又该怎么做呢。问完了这一句,孔子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叫做,以直抱怨,以德报德。说一个人,如果有他人有负于你,对不起你了,你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对待这件事,但是你要用你的恩德用你的慈悲去真正回匮那些也给你恩德和慈悲的人,其实这个道理我们要是一听觉得好像跟我们理解中的孔子的

4、哲学不一样啊,孔子也是有原则的,孔子不是提倡以德抱怨的,他给的分寸就是以直抱怨,用你的正直去面对这一切。其实孔夫子在这里给了我们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他当然不提倡以怨抱怨,冤冤相报何时了,如果永远以一种恶意以一种仇杀去面对另外的不道德,那么这个世界的循环将是一种恶性的,将是无止无休的。我们付出的不止是我们自己的带价,还有子孙的幸福。所以以德抱怨同样不可取,也就是说你搭上了太多的恩德,你搭上了太多的慈悲,你用不值得的那种仁厚去面对已经有负于你的事情,这也是一种人生的浪费。在两者之间,其实还有第三种态度,就是用你的公

5、正,用你的率直和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面对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其实孔夫子的这种态度可以举一反三推及到我们生活中很多很多的事情,就是人生-1-洪培欣语文网http://hongpx.upweb.net/洪培欣博客http://hongpx.cersp.net有限,生也有涯,把我们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在今天,我们都在说避免资源的浪费,避免能源的浪费,地球上被浪费的资源已经太多了,但是当我们关注环保的时候我们其实没有关注一点,就是心灵环境的荒芜和我们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费。应该说,今天物质是繁荣了,但是

6、心灵的生态未必随之改变,变得欣欣向荣。也不意味着今天那种仇恨、那种报复、种种的甚至高科技的犯罪就停止了,有点时候会越演越烈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样避免心灵资源的浪费呢,就是我们面对一件事情迅速的做出判断,选择自己最有价值的方式。动画:老师,如果一个特别仁义的人掉进井里去了,您会跟着跳下去吗?为什么要跟着跳井呢?做什么事情都是要用脑子想想的。曾经有学生宰我去问他的老师,说老师: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你看给他老师出的难题,说问您个问题,说如果有一个特别仁义人现在有人跑来跟他说,有一个仁者在井里,他掉井里了,

7、你跟着去吗,这叫井有仁焉,井里头有一个更贤德的人,你跟着下去吗?那么这怎么办呢?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这话说的好,孔夫子说,那干吗要这么做呢,为什么仁者在井里,你也要跟着,毫无原则地就跳到井里,这是一个君子所为吗?君子也避免很多的伤害,他可以被人欺骗了,但是他自己的心不能迷惘,也就是说人不能被自己欺骗了,不能被一时智力上的糊涂,一种冲动之下做出来人生没有效率的傻事,这是孔夫子所不耻的,他并没有拘泥的说仁者在井里,你就一定要跟着下去,他很不解的说为什么要这么做。所以其实我们可以看到

8、,孔夫子告诉我们人的行为一定要有分寸,要有原则,要把握尺度,就在今天是非常难的一件事。话外音:我们在今天常常有这样的困惑,父母对孩子关爱的无微不至,为什么孩子会反感,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为什么会彼此伤害,费尽心机和领导同事套近乎,为什么总是好心不得好报。什么样是好呢,孔夫子老在强调“过犹不及”这四个字,这四个字可以说有机的渗透在他举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