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宏观经济学导言

第1章 宏观经济学导言

ID:33928025

大小:344.7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2-28

第1章 宏观经济学导言_第1页
第1章 宏观经济学导言_第2页
第1章 宏观经济学导言_第3页
第1章 宏观经济学导言_第4页
第1章 宏观经济学导言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章 宏观经济学导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言主讲:仲崇高Copyright©ZCGV3.12005-2011Copyright©仲崇高目录一.课程学习内容二.课程学习材料宏观经济学2一.课程学习内容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2.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框架3.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4.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工具5.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6.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宏观经济学3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宏观经济学是对整体经济的研究。宏观经济学家试图解释宏观经济现象,并设计宏观经济政策来改进宏观经济运行。研究的主要问题有:ü收入增长ü一般价格水平变动ü失业率ü国际收支ü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42.宏观经

2、济学的基础框架第一,突破了传统的充分就业均衡理论。第二,把国民收入的决定作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第三,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来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第四,建立了以需求为中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第五,对货币与实物经济进行整体分析的货币理论。第六,明确提出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主张。宏观经济学53.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u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u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u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Ø实证表述是关于是什么的表述ü可以被证明为正确的,或者是错误的ü可通过将其与事实对照来进行检验Ø规范表述是关于应该是什么的表述ü取决于个人价值观,且不能够被检验宏观经济学64.宏

3、观经济学的研究工具:经济模型u经济模型是复杂的经济现实的简化Ø剥离了一些不相关特征;Ø基本要素是假设条件与变量间关系;u经济模型用于:Ø反映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Ø解释经济行为;Ø设计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u模型的变量:Ø内生变量的值在模型内部决定;Ø外生变量的值在模型外部决定,模型以已知条件形式使用它们。宏观经济学75.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u微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个体家庭和企业的市场决策Ø假设条件:ü资源短缺、自利、理性;Ø最优化目标:ü家庭:效用最大化;ü企业:利润最大化。u宏观经济研究总体经济、以微观经济为基础Ø家庭支出决定总体消费与储蓄Ø企业投资决定总

4、体投资u宏观经济学又是相对独立的,因为:Ø宏观经济模型中,对个体最优化行为的考虑是隐含的、同一化的;Ø合成谬误(fallacyofcomposition):认为对于部分来说有利的事情,对于整体来说也一定是有利的,如:ü农产品丰收ü货币增加ü储蓄增加(节约悖论)宏观经济学86.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I.古典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研究II.宏观经济学的提出III.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完成IV.凯恩斯经济学的发展V.非凯恩斯宏观经济学VI.非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宏观经济学9Ⅰ古典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研究u17世纪中叶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的总收入概念;18世纪50年代法国经济

5、学家魁奈的《经济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u总体来看,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一直侧重于研究个别市场、个别厂商以及个别商品的生产和交换等问题,即研究微观经济学问题。宏观经济学10Ⅱ宏观经济学的提出u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的提出:Ø宏观经济学一词是由挪威著名经济学家、首届诺贝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R·费瑞希(R·Frisch)在1933年提出来的。现代宏观经济学一般认为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Ø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被认为是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的标志。u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Ø古典宏观经

6、济学(17世纪中叶——20世纪30年代);Ø以凯恩斯主义为中心的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和形成时期(20世纪30年代——70年代);Ø凯恩斯主义与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分庭抗礼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宏观经济学11Ⅲ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完成u凯恩斯主义追随者们主要在以下十大研究范围内丰富和发展了宏观经济学:①IS-LM模型;②生命周期假说、持久收入假说等新的消费函数理论;③加速原理、乘数加速原理等许多新的投资理论;④货币偏好、资产选择等新的货币理论;⑤AD-AS分析;⑥经济的动态化、长期化的增长模型;⑦需求拉动、成本推动、结构型等通货膨胀理论;⑧开放型经济理论;

7、⑨宏观经济计量模型;⑩宏观经济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在需求管理的政策基础上不断补充和发展了供给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12Ⅳ凯恩斯经济学的发展u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凯恩斯经济学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Ø美国经济学家汉森(A·H·Hansen)和萨缪尔森(P·A·Samuelson)用加速原理补充凯恩斯的乘数原理,提出了经济周期理论。Ø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R·F·Harrod)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E·D·Domar)用动态分析方法补充凯恩斯的静态分析方法,提出了经济增长理论。Ø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J·Hicks)和美国经济学家汉森用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补充凯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