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_理论_历史_现实

论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_理论_历史_现实

ID:33936336

大小:316.3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1

论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_理论_历史_现实_第1页
论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_理论_历史_现实_第2页
论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_理论_历史_现实_第3页
论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_理论_历史_现实_第4页
论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_理论_历史_现实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_理论_历史_现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年第4期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4月No.4,2010ZHEJIANGSOCIALSCIENCESApr.,20103论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理论、历史、现实□史晋川内容提要本文旨在从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对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分析。本文的分析结论表明,从资源配置视角来看,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二是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和机制。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资源配置经济体制作者史晋川,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2、博士生导师。(杭州310027)②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近年提口增长和结构的巨大变化”。在库兹涅茨所讨①倡科学发展观时所提出的一个重要发展概念。论的现代经济增长所伴随的经济结构变化中,包由于在现代经济学的文献中,极少有经济学家从括了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人口结构、收入分配结理论上专门系统地研究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问构、需求结构、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等等。这种题,因而在许多国内的有关经济发展方式研究文现代经济增长在其内涵上与经济发展的涵义基本献中,在使用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概念时,存在概念重叠。内涵界定上的较大差异。本文试图从经济理论及通常相对于经济

3、发展所说的经济增长并非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视角,对经济发展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意义上的增长,而是一种方式及其转变这一问题作出初步的整理与分析。相对狭义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的总量产出水平和人均产出水平的持续增长。人们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一般地使用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增长(EconomicGrowth)和经济发展(E2(GDP)来反映一国的总量产出水平;相应地,人们conomicDevelopment)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使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反的重要经济学概念。但是在一些重要的经济学文映人均产

4、出水平。从反映经济增长的上述总量和献中,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又是可以互换使用的人均的综合经济指标来看,经济增长更多地代表概念。库兹涅茨(S·Kuznets)在研究现代经济增着社会经济活动中商品和劳务的产出数量变化。长时就认为:“经济增长是指人均或每个劳动者相比之下,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社会经济活动平均产量的持续增长,绝大多数增长常伴随着人中商品和劳务的数量增加,同时还包括了社会经3本文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于经济结构视角的研究》资助(课题立项编号07&ZD008)。12©1994-2010ChinaA

5、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济结构一系列的重要变化。这些变化包括:①产家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或者业结构的变化,即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的产出说,相应地提出了两种经济增长方式:一种是仅仅结构的变化;②就业结构的变化,即第一、第二、第依靠增加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投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的变化;③投入结构入数量来扩大再生产及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即及技术结构的变化,即生产方法从传

6、统向现代的粗放增长或外延增长(extensivegrowth);另一种转变;④产品结构的变化和产品质量的改进;⑤收是依靠提高了资源或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来扩大入分配和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与居民生活水平的再生产及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即集约增长或内提高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等等。经济学家认涵增长(intensivegrowth)。前苏联在制定国民经为,在所有的这些结构变化中,“两个最重要的结济第九个五年计划时,就把“由外延增长方式到构性变化是,在国民产值中随农业比重的下降而内涵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⑤工业比重上升,以及居民在城市人口中百分比的要

7、求,写进了国民经济计划中。③上升”,即工业化和城市化。西方经济学家系统深入地研究经济增长方式由此可见,相对于狭义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问题,应该是从美国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经济学家的内涵要丰富得多。从两者的相互关系来看,经罗伯特·索洛(R·M·Solow)在1956年和1957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经济增长就年两篇研究技术变化、总量生产函数和经济增长⑥不会有经济发展。但是,经济增长并非是经济发的文献开始的。在这两篇文献的基础上,发展出展的充分条件,经济增长不一定就必定会带来经了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之后,经过罗默(P·济发展,在一些国家就出现过有增长

8、而无发展的Romer)和卢卡斯(R·E·Lucas,Jr.)等人的努经济增长。例如,中东地区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