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师历史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断裂与衔接

论高师历史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断裂与衔接

ID:33941479

大小:224.7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8

论高师历史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断裂与衔接_第1页
论高师历史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断裂与衔接_第2页
论高师历史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断裂与衔接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高师历史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断裂与衔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1卷第4期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4月V01.31No.4JournalofChangchunNormal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Apt.2012论高师历史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断裂与衔接——以中国古代史为例薛海波(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摘要】高师历史教学和高中历史教学在教材编撰体例、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的巨大差别,直接造成了高师历史教学和高中历史教学在教学方法、目的、手段等方面的断裂。为了使两阶段的历史教学有效衔接,高中历史教师不应再追求教

2、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而要以历史知识的讲授为教学核心。高师院校历史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坚持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主,注重教法培养的教学方向。【关键词】高师;高中;历史教学;断裂;衔接【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8X(2012)04—0137-03笔者根据近年的高师历史教学实践发现,刚刚迈人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普遍存在着基础历史知识薄弱、不适应高师历史教学方式的共性问题。从目前高师本科教学课程设置看,学生有将近l/2的非专业课设置,在大学期间学生需要用大量精力学习外语、计算机,加之教学实习和其他事

3、务,使得学生自己能够用来学习历史专业知识、技能的时间很少。那么,靠高师历史专业开设的中国、世界两大通史等专业课是否可以达到培养能够胜任中学历史教学的合格教师呢?实际情况是能够独立完成本科历史专业论文撰写的人很少,能够熟练驾驱中学历史较材的人也很少。造成上述诸问题的症结何在?如何解决?笔者认为根源在于高师历史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育理念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断裂,两个不同的学习阶段没有衔接好。现以中国古代史为例,谈一下笔者的看法。一、高师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断裂之处及其影响目前高师院校历史学教育采用的中国古代史教材主要有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

4、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华东师大出版社等出版的多种版本,其中大多数版本的第一版编写时间多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诸版本教材虽再版多次,除了添加一些史学界研究的新成果、新发现外,在内容上并没有大幅度的修订。而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至今,高中历史教材已经多次修订乃至重新编写。因此,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与高师历史教材在编写时代有着较大的时代隔阂。从编撰体例看,现行高师历史教材均是章节体,均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五种经济形态来作为中国古史分期的依据,按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演进编排教学内容。中国古代史是高师历史专业的必修课,授课时一般约

5、占中国通史总课时的40%。而现行使用范围最大的人教版高【收稿日期】2012—01-21【作者简介】薛海波(1979-),男,河北大城人,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博士,从事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研究。·137·中历史教材,主要是根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在课程设置上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分为历史(I)、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分为25个专题。其中与中国古代史有关的专题共三个: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仅占必修专题总数的12%,其课时分配的比例占

6、总课时数的10%~15%。选修课分为六个模块,其中与中国古代史有关的内容有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二里头文化的探索、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中国著名历史遗迹、明清宫殿、皇家园林和陵墓、中国古城和古村落、中国昆曲,不到全部选修内容的10%。由于高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2—3个模块【1],因此,高中生能够通过选修课学习中国古代史的内容是十分有限的。由此可见,高师历史教学和高中历史教学在中国古代史教材的编撰体例上截然不同,在课程设置上有着很大差别,在教学课时和内容的比重上也

7、相差巨大。编撰体例、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差别,直接造成了高师历史教学和高中历史教学在教学方法、目的、手段等方面的断裂。以专题为主的高中教材编撰体例使高中历史教学的日常模式主要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以某一历史专题为讲授的主轴,以使学生掌握历史阶段特征和发展线索为目的,最终使学生具备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角度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l1。从理论上看,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的一整套教学设置似乎有利于培养出在知识、能力、情感上均较完备的合格高中生,但在应试教育大环境没有改变的条件下,在以升

8、学为“指挥棒”的前提下,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十分堪忧。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