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防治

职业危害防治

ID:33942873

大小:92.01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3-02

职业危害防治_第1页
职业危害防治_第2页
职业危害防治_第3页
职业危害防治_第4页
职业危害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职业危害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第一章职业病概述1第一节职业病1第二节职业病危害3第三节职业病防治4第二章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施6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及目标6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63劳动保护措施64施工安全保护措施7第三章施工中所涉及到的主要危害8第一节电焊作业中的主要危害8第二节各种职业危害防治措施10第三节有危险性的化学物品12第四节施工现场的防护13第四章相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13第五章职业病的防治18第一节职业病预防原则和基本措施18第二节劳动防护用品19职业危害防治安全教育培训第一章职业病概述第一节职业病一、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

2、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二、职业病的范围我国卫生部规定的职业病共分为九大类:1.职业中毒2.尘肺3.物理因素职业病4.职业性传染病5.职业性皮肤病196.职业性眼病7.职业性耳鼻喉疾病8.职业性肿瘤9.其它职业病(1)化学性烧伤;(2)金属烟雾热;(3)职业性哮喘;(4)职业性变态反应肺泡炎;(5)棉尘病;(6)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7)牙酸铁病。三、职业病的特点有明确的病因,职业危害因素和职业病之间有明确的因果关系,病因和临床表现均有特异性;职业因素的数量,决定了职业病的有无、轻重、缓

3、急,即有剂量-反应的关系;有特定的发病范围,同样工作的人,按照上述规律而发生不同的反应;控制病因和发病条件,即去除职业因素,可有效地降低其发病率,甚至使其绝迹或明显的改变职业危害因素的作用特征。如能早期发现,及时合理处理,预后较好,康复也容易;治疗方法,大多是对症的,目前较少有特效方法,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中发病。少数毒物(如铅、汞、镉、苯、二硫化碳等)可对中毒者的子代发生不良影响。因此,职业病是一类人为的疾病,其发生和发展规律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及职业病的防治工作的好坏直接有关。关键在于全面执行三级预防。19第二节职业病危害职业病危害是指对

4、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是造成职业病的原因,为便于了解和操作,卫生部发布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10类,这10类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类,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第三节职业病防治鉴于职业病易防难治的特点,职业病防治法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维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及

5、其相关权益,促进生产发展,本项目员工须注意以下几点:1.员工应自觉遵守项目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增强自我防护意识,2.作业队,班组员工在作业前应按不同工种的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如口罩、防毒面具、围裙、胶鞋等)3.不得在作业场所吸烟,解渴喝茶水或用膳前,应先洗手消毒,搞好个人清洁卫生,4.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岗位人员,下班后不准穿工作服回家进食堂用膳,下班时应脱下更换并经常清洗,防止第三者感染。5.上下班时必须清理打扫生产现场,确保生产区域整洁卫生。6.勤洗手,洗脸,下班后应冲凉,讲究个人卫生。个人防护用品有哪几种类型,各起什么

6、作用?19个人防护用品在预防职业危害的综合措施中,属于第一级预防部分,当劳动条件尚不能从设备上改善时,还是主要防护手段。在某些情况下,如发生中毒事故或设备检修时,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可起到重要的防护作用。个人防护用品有防护服装、防护鞋帽、防护手套、防护面罩及眼镜,隔音器,呼吸防护器,皮肤防护剂等。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有隔热屏蔽和吸收过滤的作用。起到隔热和屏蔽作用的有防护服装、口罩、帽、手套、防护面具、隔音器等。例如,根据接触职业的主要生产性有害因素,可以分别装备防尘、防酸碱腐蚀、防高温辐射和防放射性物质粘污的防护服装等;根据噪声的频谱和强度可装

7、备内耳或外耳隔音器等,用以减小劳动者直接接触或受污染的程度,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起吸收和过滤作用的有防护眼镜和呼吸防护用具。例如,防护眼镜片可选择地吸收过滤紫外线等;过滤式防毒面具能吸收过滤有毒气体和粉尘等。在选择个人防护用品时,不仅要注意防护效果,还应考虑是否符合生理要求,便于利用。在使用时还需加强管理和检查维护,才能达到应有的防护效果。职业危害,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职业危害因素来源于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坏境,按其性质可分为:     1.作业环境因素         (1)高

8、温、低温、噪声、振动、高低气压、非电离辐射(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等)、电离辐射(如X射线、Y射线)等物理类危害因素。     (2)有毒有害的粉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