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苏颗粒质量控制研究

肝苏颗粒质量控制研究

ID:33944300

大小:4.97 MB

页数:126页

时间:2019-03-01

肝苏颗粒质量控制研究_第1页
肝苏颗粒质量控制研究_第2页
肝苏颗粒质量控制研究_第3页
肝苏颗粒质量控制研究_第4页
肝苏颗粒质量控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肝苏颗粒质量控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二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肝苏颗粒质量控制研究StudiesonQualityControlofGansuGranules指导老师:逊整握副麴拯一学科、专业:生药学学位类型:童些堂僮——二O一四年五月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舍其他人已经发丧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薰豆曼日期:V他年∥月/丑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第二军医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第二军医大学有权保留并向

2、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第二军医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全文或部分内容编入((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进行检索.可旺果月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重耍夏日期:ⅥI牛年6月f甘锄签名:嗍日期:Ⅵf单年f月f日目录摘要⋯⋯⋯⋯⋯⋯⋯⋯⋯⋯⋯⋯⋯⋯⋯⋯⋯⋯⋯⋯⋯⋯⋯⋯.1.ABSTRACT⋯⋯⋯⋯⋯⋯⋯⋯⋯⋯⋯⋯⋯⋯⋯⋯⋯⋯⋯⋯⋯⋯⋯⋯⋯⋯⋯一4一缩略词表⋯⋯⋯⋯⋯⋯⋯⋯⋯⋯⋯⋯⋯⋯⋯⋯⋯⋯⋯⋯⋯⋯⋯一6一第一章前言⋯⋯⋯⋯⋯⋯⋯⋯⋯⋯

3、⋯⋯⋯⋯⋯⋯⋯⋯⋯⋯⋯.7一一、课题研究背景⋯⋯⋯⋯⋯⋯⋯⋯⋯⋯⋯⋯⋯⋯⋯⋯⋯⋯⋯一7.二、选题指导思想⋯⋯⋯⋯⋯⋯⋯⋯⋯⋯⋯⋯⋯⋯⋯⋯⋯⋯⋯.7.三、本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7.第二章肝苏颗粒浸膏化学成分研究⋯⋯⋯⋯⋯⋯⋯⋯⋯⋯⋯.一9一一、实验仪器与材料⋯⋯⋯⋯⋯⋯⋯⋯⋯⋯⋯⋯⋯⋯⋯⋯⋯⋯.9.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与结果⋯⋯⋯⋯⋯⋯⋯⋯⋯⋯⋯⋯.一10一三、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17.四、结构鉴定数据⋯⋯⋯⋯⋯⋯⋯⋯⋯⋯⋯⋯⋯⋯⋯⋯⋯⋯.一31.五、本章小结⋯⋯⋯⋯⋯⋯⋯⋯⋯⋯⋯⋯⋯⋯⋯⋯⋯⋯⋯⋯.一45一第三章肝苏颗粒抗肝纤维化

4、活性研究⋯⋯⋯⋯⋯⋯⋯⋯⋯⋯一46.一、实验材料与方法⋯⋯⋯⋯⋯⋯⋯⋯⋯⋯⋯⋯⋯⋯⋯⋯⋯..46.二、实验方法⋯⋯⋯⋯⋯⋯⋯⋯⋯⋯⋯⋯⋯⋯⋯⋯⋯⋯⋯⋯.一47一三、实验结果⋯⋯⋯⋯⋯⋯⋯⋯⋯⋯⋯⋯⋯⋯⋯⋯⋯⋯⋯⋯..47.四、实验结论⋯⋯⋯⋯⋯⋯⋯⋯⋯⋯⋯⋯⋯⋯⋯⋯⋯⋯⋯⋯..50.五、本章小结⋯⋯⋯⋯⋯⋯⋯⋯⋯⋯⋯⋯⋯⋯⋯⋯⋯⋯⋯⋯..51.第四章肝苏颗粒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研究⋯⋯⋯⋯⋯⋯⋯⋯一52一一、赶黄草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研究⋯⋯⋯⋯⋯⋯⋯⋯⋯⋯.一52一(一)赶黄草指纹图谱研究⋯⋯⋯⋯⋯⋯⋯⋯⋯⋯⋯⋯.一52一(二)共有峰成分指认⋯⋯⋯⋯⋯⋯⋯⋯⋯⋯⋯⋯⋯⋯.一65一(三)赶黄草的主

5、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一68一(四)样品含量测定结果⋯⋯⋯⋯⋯⋯⋯⋯⋯⋯⋯⋯⋯.一80.(五)赶黄草药材品质影响因素考察⋯⋯⋯⋯⋯⋯⋯⋯..84一二、肝苏颗粒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研究⋯⋯⋯⋯⋯⋯⋯⋯⋯..89一(一)肝苏颗粒指纹图谱研究⋯⋯⋯⋯⋯⋯⋯⋯⋯⋯⋯..89.(二)共有峰成分指认⋯⋯⋯⋯⋯⋯⋯⋯⋯⋯⋯⋯⋯⋯..97.(三)肝苏颗粒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100.(四)样品含量测定结果⋯⋯⋯⋯⋯⋯⋯⋯⋯⋯⋯⋯⋯一109.第五章研究总结⋯⋯⋯⋯⋯⋯⋯⋯⋯⋯⋯⋯⋯⋯⋯⋯⋯⋯...111-参考文献⋯⋯⋯⋯⋯⋯⋯⋯⋯⋯⋯⋯⋯⋯⋯⋯⋯⋯⋯⋯⋯⋯.113.致谢⋯⋯⋯⋯⋯⋯⋯⋯⋯

6、⋯⋯⋯⋯⋯⋯⋯⋯⋯⋯⋯⋯⋯⋯⋯⋯⋯⋯⋯⋯⋯...116一赶黄草植物研究进展⋯⋯⋯⋯⋯⋯⋯⋯⋯⋯⋯⋯⋯⋯⋯⋯⋯一117—肝苏颗粒质量控制研究摘要肝苏颗粒是由赶黄草提取而成的单味成方制剂,具有降酶,保肝,退黄,健脾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慢性活动性肝炎、乙型肝炎等的治疗,对阻断及逆转肝纤维化进程亦有一定疗效。赶黄草(PenthorumchinensePursh)系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扯根菜属(Penthorum)植物赶黄草的干燥地上部分。文献报道赶黄草主要含有黄酮和酚酸类化合物,药理活性广泛。为明确肝苏颗粒药效物质基础,从而完善其质量控制标准,本文结合肝苏颗粒的适应症,对肝苏颗粒进行

7、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肝苏颗粒浸膏的化学成分研究在课题组前期对肝苏颗粒浸膏进行初步分离纯化的基础上,本实验进一步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MCI凝胶柱色谱、ODSC18反相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等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肝苏颗粒浸膏石油醚部位和正丁醇B.3、B.4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综合运用物理、化学方法及各种现代波谱分析技术(包括紫外、红外光谱、质谱、1H.NMR、旧C.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