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炭疽叶枯病菌有性生殖研究

苹果炭疽叶枯病菌有性生殖研究

ID:33944665

大小:11.43 MB

页数:65页

时间:2019-03-01

苹果炭疽叶枯病菌有性生殖研究_第1页
苹果炭疽叶枯病菌有性生殖研究_第2页
苹果炭疽叶枯病菌有性生殖研究_第3页
苹果炭疽叶枯病菌有性生殖研究_第4页
苹果炭疽叶枯病菌有性生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苹果炭疽叶枯病菌有性生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StudyontheperfectstageofglomerellaleafspotpathogenGlomerellacingulataonappleThesissubmittedtoQngdaoAgriculturalUniversityIn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fortheDegreeofMasterofAgronomyZhangLu(CollegeofAgronomyandPlantProtection)Supervisor:LiBaoduLiBaohuaQingdao

2、,ChinaJune,2014万方数据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青岛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聿靛孚售~时间:≯Iu年多月舢日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青岛农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3、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青岛农业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研究生签名:耘农时"fB-J:弘f毕年占月汕日导师签名:李傣哗1々秀每间:山心年厂月舶万方数据壹鸯盔些盍堂亟±生些途塞蛰墨苹果炭疽叶枯病菌有性生殖研究摘要炭疽叶枯病(Glomcrellaleafspot,GLS)是近年来我国苹果上新发现的一种叶部病害能够造成苹果树大量落叶,对苹果生产造成重大成胁。苹果炭疽叶桔病菌(GlomereE

4、acingulata)在自然条件下能够进行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孢子。为了分析有性生殖在炭疽叶枯病侵染循环和病害流行中的作用,了解有性生殖对病原茵群体结构和致病性的影响,本论文研究了炭疽叶枯病茵有性生殖所产生子囊孢子形成的条件、交配型、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差异等,以期为炭疽叶枯病流行学和病原茵群体结构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结果如下:苹果炭疽叶枯病刚发病的叶片在25℃下保湿培养7-9天可产生大量的子囊壳;而30℃保湿培养5~8天可产生子囊壳,但数量少于25℃下的产孢量。炭疽叶枯病叶在15℃和20℃下保湿培养也能产生子囊壳,但需要

5、时间较长,需15天以上,产生子囊壳的数量少。苹果炭疽叶枯病菌分生孢子的单孢菌株在PDA上也能进行有性生殖,并产生可育的子囊壳。从烟台牟平嘎啦病叶上分离获得分生孢子的单孢菌株,在15℃一30℃的范围内均能产生子囊壳,但只有在15℃、20‘C和25。CS-个处理温度下才能产生可育的子囊壳,其中25℃下产孢量最大,所需要的时间最短,约为7天。在人工培养基上,炭疽叶枯病菌产生子囊孢子需要光照。从病菌接种开始,每日照光24小时,可以促进病菌产生大量子囊壳。从安徽砀山、山东牟平等地采集炭疽叶枯病叶,经分离和纯化获得分生孢子的单孢

6、菌株,在人工条件下诱导单孢菌株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经过毛细管破壁后单孢分离,获得12个子囊内的子囊孢子。依此,对炭疽叶枯病菌有性生殖分离比、正负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保守序列的变化等进行了研究。炭疽叶枯病菌的有性生殖能产生“正”(plus)、“负”(minus)两种类型的菌株。12个子囊中,10个子囊中既有正菌株,也有负菌株,2个子囊中只有负菌株,正、负菌株的分离比为8正:4正4负:8负--0:10:2。子囊孢于单孢菌株培养72小时,“正”菌株茵落白色,以营养生长为主;“负”菌株菌落灰白色,直径略小于正菌株,菌丝

7、稀疏,边缘茵丝白色,中部有大量橙色的分生孢子堆。正、负菌株异宗配合后,可产生大量可育的子囊壳;正菌株同宗配合后产生稀疏的丛状可育子囊壳;负菌株只能产生不盲且分散的子囊壳。自田间采集的82个单孢菌株中,有15个菌株与负菌株的交界处有子囊壳,表明这15个菌株为正菌株,其余67菌株与正负茵落的交界处均未见到菌株交配后产生的子囊壳,菌株的正负属性无法判万方数据壹显盔丝盔堂亟±望丝途塞.一..擅墨定。正、负茵株茵落的生长速度没有差异,对温度、营养、光照和pH值的敏感性都没有差异。在室内的离体叶片上,正菌株的致病性强于负菌株,而

8、在田间接种的叶片上,正负菌株的致病性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负菌株所形成的病斑上没有产生分生孢子。同宗配合没有导致rDNAITS、[3-tubulin基因碱基序列变异。关t词:子囊孢子;产孢条件;交配型;同宗配合;生物学特性;致病挂II万方数据Studyontheperfectstageofglomerellaleafspotpathogen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