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艺术特征与手法

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艺术特征与手法

ID:33944856

大小:232.4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1

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艺术特征与手法_第1页
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艺术特征与手法_第2页
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艺术特征与手法_第3页
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艺术特征与手法_第4页
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艺术特征与手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艺术特征与手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OO3.3(2)JournalofN锄jiIlgAgricultur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F_xtition)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艺术特征与手法马锦义,武涛(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南京210095)摘要: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受“天人合一”、“寓善于美”、“自然就是美”等传统文化思想和审美观的影响,形成了自然性、文化性、生态性和精练性等四大特征和与之相应的造景艺术手法。所有这些特点构成了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独特的文化

2、理念。关键词:传统造园;植物造景艺术;特征;手法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465(2003)02—009我国传统造园历史悠久,且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拥有诸多舒适高雅、体现出渊博文化内涵和幽深艺术境界的名园。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文化交流的深入,外来文化对我国园林事业的影响日趋扩大,在取西方现代园林之长的同时,不脱离民族文化的根源,积极宏扬民族优良传统,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园林艺术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一、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的思想与文化背景1.“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自然观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认为

3、,宇宙是人赖以生存的一个巨大空间。人在宇宙间是“上覆于天,下载于地”(《庄子·天道》),人是天地问的灵物,“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列子·天瑞》),也仿佛暗示天、地、人同出一源,皆气化而生。《易·乾象》:“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而道理,动而相益”。这些古老而朴素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共存。中国数千年造园因此无不最大限度地师法天地造化,追求自然景色。即使人工景观,也是“虽由人作,宛白天开”,将人居环境充分自然化,使人的生活纳入自然,达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

4、和谐的境界。代表自然的植物与人的关系最为直接,与树木花草相伴,人无时不觉得与自然同在,并与天地自然融汇一体,和谐共生。2.传统文化与审美观对中国影响最大最深的传统文化思想即儒家和道家。儒家学说又占有主导地位,其思想基础为“仁”,注重礼乐熏陶、品性培养和人格锤炼;道家学收稿日期:2002-11.14作者简介:马锦义(1964一),男,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风景园林系副教授、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副所长。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1o0·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说重在对天地宇宙、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把人与社会

5、、人与自然等许多相关因子,抽象概括为“道”uJ,并尊重“天道”,向往“自然”。受两大传统文化源流的深刻影响,古代士人们一方面以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约束自身,处世立命,另一方面又以少私寡欲、淡泊恬静等洁身自好、清静无为的思想,来磨炼品性和人格。于是超功利、求和谐、重自然成为古代士人的传统品性。这种传统的文化和思想对中国传统造园的风格和内容具有直接影响,以至模山范水、不加修饰的植物景观,与天地互动的自然景色成为传统造园的主流。传统文化对造园影响还表现在审美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审美观念,有儒家的“寓善于美,善就是美”和道家的“自

6、然就是美”。儒家强调美、善等同,尽善尽美,并包涵伦理道德和思想精神的古典审美观,体现了美与善统一的思想,并形成了一种把自然之物的某些特征与伦理道德相比拟的审美方法——“比德”观。古典园林中寄情山水,托物言志,借植物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来比喻和赞颂人们的高尚品格,可谓比比皆是,也大大丰富了传统造园植物造景的文化内涵。道家的审美意识与自然更为贴近,认为美存在于天地自然之中,提倡素朴,崇尚自然,不以人工造作为美,不以感官享受为荣。这也是后世主张师法自然,返朴归真,清新典雅作为理想境界的思想根源。基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古典审美观念,

7、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中国传统造园中,多是自然山水或人工模拟的自然山水景色和不加修饰的自然生长的植物景观,所要体现的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融合。如苏州拙政园当年就是以植物之景为主,以水石之景取胜,充满浓郁的天然野趣。L2二、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艺术特征中国传统造园历史悠久,自成体系,同世界其他园林体系相比,具有独特的文化品格,其核心是自然情趣和人文内涵。各种造园要素,特别是植物景观的经营布置,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形成了“自然性、文化性、生态性、精练性”的艺术特征。1.自然性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崇尚自然景观。无论是私家庭

8、园、帝王宫苑或寺观园林,各种植物景观,位置错落,疏密有致,皆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和仿效自然。“杂树参天”,“繁花覆地”,“开花欲引长流,摘景全留杂树”,异种奇名,枝叶扶疏,位置疏密,或水边石际,横偃斜坡,或一望成林,或孤枝独秀。或三五成丛,园不论大小,凡有隙地,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