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提纲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提纲答案

ID:33947711

大小:243.8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02

中国近现代史提纲答案_第1页
中国近现代史提纲答案_第2页
中国近现代史提纲答案_第3页
中国近现代史提纲答案_第4页
中国近现代史提纲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提纲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各专题自学与研讨问题汇集(修订版)上编综述与第一章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涵义、基本特征、主要矛盾、历史任务及其关系是什么?(1)涵义:p11-12半殖民地,指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实际上已丧失拥有完整主权的地位的国家。半封建,指相对于完全的封建而言的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经逐渐近代化,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产生和发展了资本主义。(2)基本特征:p12-13①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稳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

2、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②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③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④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已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发展缓慢,力量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⑤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极不平衡。⑥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

3、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3)主要矛盾:p15-16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②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阶级矛盾)(4)历史任务:p16-17①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②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相互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保障。2、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是阻碍还是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如何理解“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1)帝国主义的侵略总的来说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列强侵略唤醒了民族意识,加快封建主义的毁灭,但随着侵略的加深,帝国主义越来越成为中国近代化发展的障碍。(2)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客观上给

4、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此影响不是帝国主义列强所愿看到的,它们只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第1页共11页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3、近代以来,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维新派各自提出了怎样的救国方案?为什么都不能成功?(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p40-42将西方基督教义和儒家大同思想及农民平均主义相结合来改造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失败原因:p44①小农阶级的阶级局限性;②宗教色彩浓重;③片面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④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分开来。(2)地主阶级:洋务运动p44-4

5、5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希望用西方的先进科技来武装自己,使中国迅速走上富强道路。失败原因:p47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③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3)资产阶级维新派:p48-51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提出了建立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和学习西方科技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维新思想,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失败原因:p52-53①维新派本身存在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等局限性②清朝统治集团腐朽顽固,守旧势力强大。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4.论

6、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历史意义、失败原因与经验教训。(1)历史条件:p55-56①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②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加大;③清政府横征暴敛,导致民怨沸腾;④各阶层人民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2)历史意义:p65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②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③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打开了禁锢思想进步的闸门;④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促使

7、中国的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第2页共11页⑤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3)失败原因:p70-72①帝国主义不容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从而用各种手段破坏、干涉中国革命,与国内的反革命派勾结,绞杀了这场革命。②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a.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b.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c.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4)经验教训:p72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

8、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5.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的原因分析。(1)客观原因:①辛亥革命以后的国际国内形势,呼唤一个强有力的人来收拾局面,而此人非袁世凯莫属。②袁世凯在清末“新政”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