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性格缺陷看袁崇焕的悲剧命运

从性格缺陷看袁崇焕的悲剧命运

ID:33947834

大小:31.52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3-02

从性格缺陷看袁崇焕的悲剧命运_第1页
从性格缺陷看袁崇焕的悲剧命运_第2页
从性格缺陷看袁崇焕的悲剧命运_第3页
从性格缺陷看袁崇焕的悲剧命运_第4页
从性格缺陷看袁崇焕的悲剧命运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性格缺陷看袁崇焕的悲剧命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性格缺陷看袁崇焕的悲剧命运摘要:袁崇焕(1584-1630),字元素,号自如,是中国杰出的军事家、明末著名的抗击后金的爱国将领。但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殊勋茂绩的卓越将领,却在崇祯二年(1629年)“己巳之变”当中被突然拘捕,并在数月的审讯之后形成了定案,最终判决如下:“谕以袁崇焕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种种罪恶。命刑部会官磔示,依律家属十六以上处斩,十五岁以下给功臣家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产兄弟于二千里外,余俱释不问。”而袁崇焕在押赴刑场被杀之后,尸骨被京师百姓分食殆尽,成为明末最

2、大悲剧之一,历史上对于袁崇焕的个人争论也从未停歇,从通敌论到反间计再到党争论,无数学者专家另辟蹊径分析袁崇焕的悲剧之因,本文从袁崇焕的性格特点出发,从袁崇焕的性格缺陷来分析他的悲剧命运。关键词:袁崇焕、明末、崇祯、性格特点正文:一、袁崇焕生平及功绩袁崇焕,明朝万历十二年(1584)生于东莞县石碣区水南乡守义坊。袁崇焕的祖父袁世祥经营木材生意,袁崇焕的父亲袁子鹏也继承父业。袁子鹏不想儿子走自己的道路,要儿子发愤读书。袁崇焕出生在农民兼商人的家庭,农民的勤劳与朴实,商人的睿智与机变,两种性格,两种熏陶,都对袁崇焕的性格形成产生很大影响。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仅二十二岁的袁崇焕科

3、举成名,得中举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袁崇焕终于考中进士,这年他已三十五岁。这一年,明。后金之间在辽东大地上进行了萨尔浒之战,结果明军大败。萨尔浒之战,预示着双方的军事力量万历四十八年,袁崇焕出任邵武知县,值得注意的是,袁崇焕在当地设立修建“聚奎塔”寓意网聚天下英才,而袁崇焕在出任辽东总督时,大量的幕僚都是在邵武时所结识的同窗好友。天启二年(1622),袁崇焕入京述职时被御史侯恂举荐,破格授袁崇焕为兵部职方司主事。此前一年,努尔哈赤水陆并进,一举攻陷沈阳、辽阳。明朝在东北的防线全面崩溃,山海关危在旦夕。而王化贞大军在广宁覆没,更是令满朝惊慌失措。袁崇焕上言抨击文臣武将中普遍存

4、在的悲观、恐惧情绪,力请练兵选将,整械造船,固守山海,远图恢复。他疏言:“不但巩固山海,即已失之封疆,行将复之。”随后袁崇焕单骑出关了解敌情,更宣称“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袁崇焕的英勇行为引起了时任兵部尚书的孙承宗的关注,不久,他便被升为山东按察司佥事、山海监军。由一个文臣成功转变为戍守边关的武将。在任期间,在孙承宗的大力支持下,袁崇焕在辽东筑宁远城,恢复锦州、右屯等军事重镇,使明的边防从宁远向前推进了二百里,基本上收复了天启初年的失地,他又采取以辽土养辽人、以辽人守辽土的政策,鼓励百姓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还注意整肃军队,号令严明,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由于治边有方,天启

5、三年,袁崇焕得升为兵备副使,不久又升为右参政。  天启六年(1626),努尔哈赤见辽东大地一片空虚,于是挥兵东进,重重包围宁远。袁崇焕却巧妙地以高城、大石、弓箭、巨炮,对付金兵的马队,避开金兵能骑善射的特长,发挥自己高城、大炮的优势,取得辉煌的胜利。横行一世的努尔哈赤哀叹:“我从二十五岁用兵,所向无敌,明军无人敢议战守。这一次竟败给袁崇焕这个南蛮小子!”不久,努尔哈赤在归途中病重而死。  天启七年(1627)五月,皇太极亲率十万大军,誓报父仇。袁崇焕洞识皇太极声东击西,名义上攻锦州,实际要打宁远的诡计。皇太极想包围锦州,引袁崇焕出宁远城而无法使用大炮,以发挥金兵能骑善射的本领,在野

6、外驰骋,歼灭袁崇焕的兵马。  皇太极久攻锦州不下,又见袁崇焕没有中计上当,并不出城援救,就从沈阳调兵,直接围攻宁远。袁崇焕早已在城外挖好战壕,列好大炮,金兵拥来,袁崇焕则发大炮猛轰。皇太极无计可施,被迫停战。宁锦之战,凡二十五日,宁远与锦州以全城而结局,史称“宁锦大捷”。但是袁崇焕的功绩在战后并没有得到承认,反而遭到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的打压,迫于无奈之下,袁崇焕只得上疏乞休归乡。此后不久,明熹宗驾崩,明思宗朱由检即位,设计除去魏忠贤,大力打压阉党。在朝中大臣的建议下,袁崇焕得以重新被启用。崇祯元年四月(1628),崇祯帝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

7、津军务。七月,袁崇焕应召入京。《石匮书后集》记载。崇祯召见袁崇焕时先问,“女真跳梁十载,封疆沦陷,辽民涂炭。卿万里赴召,有何方略?”袁崇焕立马夸下了“徜皇上假臣便宜,五年而东患可平、全辽可复”的海口。然后袁崇焕提出种种要求,每提一个,崇祯便对相关大臣喝道“敢不承命!”这“敢不承命”用了三次,崇祯又亲自给他担保,称不会听信对他的“忌功妒能”,在内阁辅臣刘鸿训等建议下授予他尚方宝剑。自此,袁崇焕达到了他人生中的权力巅峰,在朝廷的支持下成为辽东真正意义上的军事领袖。  崇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