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艺学习题

制药工艺学习题

ID:33949139

大小:1.43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02

制药工艺学习题_第1页
制药工艺学习题_第2页
制药工艺学习题_第3页
制药工艺学习题_第4页
制药工艺学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制药工艺学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           名词解释化学全合成工艺    是由简单的化工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合成和物理处理,生产药物的过程。由化学全合成工艺生产的药物称为全合成药物,如氯霉素。化学半合成工艺   是由已知的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过化学结构改造和物理处理,生产药物的过程。这些天然产物可以是从天然原料中提取或通过生物合成途径制备,如头孢菌素C、巴卡亭Ⅲ等。微生物发酵制药    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和累积特定代谢产物——药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发酵制药。药物工艺路线   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途径,称为药物的工艺路线

2、或技术路线。类型反应法  是指利用常见的典型有机化学合成反应与合成方法进行合成工艺路线设计的方法。追溯求源法 从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出发,将其化学合成过程一步一步逆向推导,进行寻源的方法称为追溯求源法。模拟类推法 对于化学结构复杂、合成路线设计困难的药物可以类似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行合成路线设计。如杜鹃素可以模拟二氢黄酮的合成途径进行工艺路线设计。平行反应 又称为竞争性反应,反应物同时进行几种不同的反应;在生产上将所需要的反应称为主反应,其余为副反应。例如甲苯的硝化反应可以得到邻位和对位两种产物。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为一

3、种常见的复杂反应,方向相反的反应同时进行,对于正反方向的反应质量作用定律都适用;例如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催化剂  某一种物质在化学反应系统中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本身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没有变化,这种物质称之为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PTC)培养基  是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和合成目标产物所需要的按照一定比例人工配制的多种营养物质的混合物。同时也提供了渗透压、pH等营养作用以外的其他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环境条件。污染 发酵生产过程中,除生产菌以外的任何微生物都属于杂菌,感染杂菌的发酵体系为污染。消毒是指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

4、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达到无害化程度的过程,只能杀死营养体,而不能杀死芽胞,杀灭率99.9%以上。杀菌 是指杀灭或清除物料或设备中所用生命物质,达到无活微生物存在的过程,杀灭率99.999999%以上。补料 是间歇或连续补加一种或多种成分的鲜鲜培养基的操作过程。放料 是指发酵到一定时间,放出一部分培养物,又称带放。接种量 是指接入的种子液体积和接种后的培养液总体积之比。反应器 是用来进行化学反应或生物反应的装置,是一个为反应提供适宜的反应条件,以实现由原料转化为特定产品的设备。选择性 即各种主、副产物中,主产物所占

5、的比率或百分数,可用符号φ表示。转化率 对于某一组分A来说,生成产物所消耗掉的物料量与投入反应物料量之比简称为该组分的转化率,一般以百分率表示。中试放大(Scaleup)  就是把实验室小试研究确定的工艺路线与条件,在中试车间进行的实验研究。放大效应(scaleupeffect) 这种因过程规模变大而造成原有指标不能重复的现象称为放大效应。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是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的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生产工艺规程:基于生产工艺过程的各项内容归纳写成的

6、一个或一套文件,包括起始原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以及工艺、加工说明、注意事项、生产过程控制。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SOP)诱变育种:人为创造条件,使菌种发生变异,从中筛选优良个体,是当前菌种选育的一种主要方法,其特点是速度快,收效大,方法相对简单。配料比:参与反应的各物料之间物质量的比例称为配料比 “一勺烩”工艺 在同一个反应器中,连续加入原辅材料,以进行一个以上的化学单元反应,成为一个合成工序,习称“一勺烩”工艺。“尖顶型”反应:反应条件要求苛刻,稍有变化就会出现收率下

7、降,副反应增多。“平顶型”反应:工艺操作条件要求不甚严格,稍有差异也不至于影响产品质量和收率,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时所需的氧量。常用BOD5,即5日生化需氧量,表示在20℃下培养5日,1L水中溶解氧的减少量。化学需氧量(COD)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K2Cr2O7 KMnO4)使污染物氧化所消耗的氧量来计算浓度和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四、简答题       1、制药工艺的研究步骤有哪些?各步骤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答:制药工艺的研究可分为小试、中试

8、及工业化生产三个步骤,分别在实验室、中试车间和生产车间进行。⑴小试研究:研究工艺路线设计、反应规律,工艺参数,原料、质量控制标准,并核算成本;⑵中试研究:放大技术及其影响因素、工业化生产工艺研究与优化;⑶工业化生产工艺研究:制定或修订工艺规程、工艺验证,产品的安全生产及有效验证,并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改进工艺,提高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2、提取制药(中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