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apaaamps聚砜中空纤维复合膜脱湿性能的实验和分子模拟研究

pvapaaamps聚砜中空纤维复合膜脱湿性能的实验和分子模拟研究

ID:33957775

大小:204.4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2

pvapaaamps聚砜中空纤维复合膜脱湿性能的实验和分子模拟研究_第1页
pvapaaamps聚砜中空纤维复合膜脱湿性能的实验和分子模拟研究_第2页
pvapaaamps聚砜中空纤维复合膜脱湿性能的实验和分子模拟研究_第3页
pvapaaamps聚砜中空纤维复合膜脱湿性能的实验和分子模拟研究_第4页
pvapaaamps聚砜中空纤维复合膜脱湿性能的实验和分子模拟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pvapaaamps聚砜中空纤维复合膜脱湿性能的实验和分子模拟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PVA-P(AA-AMPS)/聚砜中空纤维复合膜脱湿性能的实验和分子模拟研究*潘福生,贾会平,姜忠义(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摘要:采用聚乙烯醇(PVA)和聚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P(AA-AMPS)共混膜为活性分离层,用聚砜中空纤维膜为支撑层,制备中空纤维复合膜,用于丙烯脱湿的蒸汽渗透过程研究。采用实验方法和分子模拟相结合表征了共混膜的结构,结果表明P(AA-AMPS)与聚乙烯醇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使膜结晶度减小,分子链运动性增大,自由体积减小。共混膜的吸附实验和膜的脱湿性能研究表明,P(AA-AMPS)增强了膜的亲水性,提高了膜的脱湿性能。关键

2、词:聚乙烯醇;蒸汽渗透;分子模拟;自由体积[1-3]在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除湿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与传统脱湿技术(物理吸附、化学吸收、低温冷却分离等)相比,膜法脱湿技术具有能耗低、可连续操作、操作灵活方便、无需额外材料和试剂等优点。膜法脱湿过程效率的高低取决于膜性能的好坏,能否制备出高分离性能、高稳定性的脱湿膜是膜法脱湿技术能否广泛应用的关键。聚乙烯醇(PVA)是一种亲水性较强的高分子,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用于渗透蒸发和蒸汽渗透脱水膜的膜材料。但PVA规整的线形结构和分子[4]链间大量的氢键使其具有较高的结晶度,不利于渗透物分子的传质。因此对其

3、进行改性以[5]提高其分离性能。共混能够优化组合现有膜材料的性能,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本研究选用聚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P(AA-AMPS)(分子量5000,AA:AMPS=9:1)与PVA共混改性,一方面可以提高膜的亲水性,另一方面可以扰乱PVA分子链排列,降低结晶度。将共混材料涂覆到聚砜中空纤维多孔支撑层上制成中空纤维复合膜,选用丙烯-水为模型体系,采用实验研究和分子模拟相结合,表征共混材料的结构,评价膜的分离性能。1、膜的制备、表征和分离性能评价o将一定质量PVA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在90C水浴中溶解1h至PVA完全溶解,得到PVA均相水溶液,冷却至室温后

4、加入一定量P(AA-AMPS),搅拌1h,静置脱泡得到铸膜液。然后采用涂覆法在中空纤维基膜上涂覆成膜,制成膜组件。文中PVA-P(AA-AMPS)-X/PS简写为*通讯联系人Email:zhyjiang@tju.edu.cnTel&Fax:022-27892143P(AA-AMPS)-X,其中X为P(AA-AMPS)在共混膜中质量分数。用Philips-XL30型环境扫描电镜表征中空纤维复合膜的截面形态;用日本理学Rigaku◦−1D/max2500v/pc型x射线衍射仪(CuK40kV,200mA,扫描速率2min)和Perkin-ElmerPYRIS◦−1Diamond型

5、差示扫描量热仪(氮气气氛,升温速率10Cmin)分析共混材料的结晶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通过称重法测量组分在膜内吸附量。膜脱湿性能在自制蒸汽渗透装置中进行,装置采用干燥氮气吹扫的方式,用气相色谱(Agilent6820,TCD)分析吹扫气中渗透组分的组成。用permeance(P/l)i来表征膜的渗透性,(P/l)i=Qi/(ΔPiA)。其中Qi是气体i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流速;ΔPi是膜两侧组分分压差;A是有效膜面积。通过分离因子表征膜的选择性:α=(P/l)/(P/l)。i/jij2、分子模拟细节和步骤分子动力学模拟过程基于Accelrys公司开发的在材料科学领域广泛应

6、用的模拟软件MaterialStudio。COMPASS力场用来计算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非键截断距离为0.95nm。动力学过程中,压力和温度都通过Berendsen方法进行控制。首先分别构建PVA(200重复单元)和P(AA-AMPS)分子链模型,利用AmorphousCell模块构建不同共混比的共混膜模[6,7]型,然后用退化法对构建的模型进行优化。通过Connolly表面方法计算膜自由体特性。分别用水和丙烯作为测试原子,用半径Rp=1.30Å和2.35Å(碰撞半径)的硬球表示,考察膜内能够容纳水和丙烯的自由体积孔穴的分布及其所占的分数。3、结果与讨论PVA与P(AA-AM

7、PS)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ΔE进行表征。ΔE=E−(E+E),其中E为共混膜体系的能量;E和EBlendP(AA−AMPS)PVABlendP(AA−AMPS)PVA分别为PVA与P(AA-AMPS)单独存在时的能量。在P(AA-AMPS)-29、45、51、59中,PVA与P(AA-AMPS)之间相互作用能依次是-421.74,-756.00,-917.88和-1156.71kJ/mol,而体系中PVA链间相互作用能依次为-1009.62、-946.93、-832.24和-746.983kJ/mol,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