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教学设计》doc版

《蒹葭教学设计》doc版

ID:33962606

大小:7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2

《蒹葭教学设计》doc版_第1页
《蒹葭教学设计》doc版_第2页
《蒹葭教学设计》doc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蒹葭教学设计》doc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蒹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进一步认识《诗经》重章叠句,起兴等有关特点。 2. 感受,理解和鉴赏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和情感美。 预习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顺诗歌。 教时安排: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乐曲《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2. 导语:通过《关雎》一诗的学习,可以说我们已经在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中,感受了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最得风人深致”的一首《诗经》作品——《蒹葭》。 3. 交代学习方法:吟读——译读——研读——美读

2、。 二.吟读。  《蒹葭》中有些词语如“涘、湄、沚”比较生僻,句式、押韵也不符合常见的规律,读起来有诘屈聱牙之感。本环节的学习就是要读通,读顺诗歌,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1. 检查预习,为学习诗歌扫除字词障碍。 2. 提出吟读要求:声音要有起伏,节奏比较自由,带上古人的味道。 3. 聆听配乐朗读,直观感受吟读方法。 4. 学生吟读。 5. 教师点评学生的吟读。 三.译读。 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可能比较模糊,本环节的学习就是要理解诗歌内容。 1. 提出译读要求与方法:把《蒹葭》译成现代诗,以诗译诗,不要

3、译成文;注意力求押韵,诗歌讲究押韵;译诗就是把有些字解释一下,把有些字的意思扩展一下,,用解释扩展的方法来翻译,记下来就是诗。 2. 教师示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 3. 学生小组译读练习。 4. 学生译读交流。 5. 概括诗歌主要内容。 四.研读。(通过《关雎》一诗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诗经》的写作特色有一定的感受和理解,这是这一环节学习成功的基础。) 《蒹葭》一诗玲珑剔透,令人遐想,美不胜收。本环节的学习就是鉴赏诗歌的艺术美,感受古典文化的神韵。 1. 方法介绍:回忆鉴赏《关雎》艺

4、术美的方法,迁移到本诗的鉴赏。 2. 推荐选题,供学生选读。 研读选题如下: 《蒹葭》的音乐美(理解《蒹葭.》用韵,叠词及重章叠句方面的特色。) 《蒹葭》的绘画美(理解《蒹葭》“兴”的运用所营造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色。) 《蒹葭》的情感美(理解《蒹葭》用“以景托情”手法来表现强烈、细腻、丰富、执着感情的特色。) …… (学生也可自定选题,如: 《蒹葭》的含蓄美 《蒹葭》的朦胧美 …… 3. 学生分组研读,教师巡回指导。 4. 研读交流,教师相机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点拨。 五.美读。 通过美读,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完美

5、地再现诗歌描绘的艺术形象。 1. 播放配乐朗读。 2. 播放音乐,学生自由美读,互听互改。 3. 学生配乐美读交流,全体鉴赏。 4. 美读成诵。 六.作业: 1. 制作《蒹葭》的朗读录音带。有条件的可以配乐。 2. 任意选择诗句,扩展成一段话,描绘出意境。 板书: 蒹葭 《诗经》 音乐美——用韵叠词重章叠句    一唱三叹 余音袅袅 绘画美——起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情感美——以景托情              强烈、细腻、丰富、执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