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史教案

汉语语法史教案

ID:33985431

大小:803.30 KB

页数:94页

时间:2019-03-03

汉语语法史教案_第1页
汉语语法史教案_第2页
汉语语法史教案_第3页
汉语语法史教案_第4页
汉语语法史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语语法史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漢語語法史精品講義稿目錄緒論第一節漢語史的對象和任務第二節漢語研究的三個階段第三節研究方法第四節漢語史的分期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名詞第一節詞頭第二節詞尾第三章數詞量詞第一節數詞的發展第二節單位詞(量詞)的發展物量詞的發展動量詞的發展第四章人稱代詞的發展第一節人稱代詞第二節尊稱和謙稱第三節代詞“自”、“相”、“莫”、“或”第五章指示代詞兩個特殊代詞:“者”和“所”第六章疑問代詞第七章動詞(上)時態助詞“了”、“着”、“過”第八章動詞(下)第九章形容詞和副詞否定詞“弗”、“勿”的用法第十章介詞和連詞的發展上古的主要介詞介詞兼連詞上古的主要連詞實詞的虛化第十一章構詞法的發展第十二章係詞的產生及其

2、發展第十三章詞序的發展第十四章長句的發展第十五章使成式的產生及其發展第十六章處置式的產生及其發展第十七章被動句的產生及其發展94第十八章能願式的發展緒論第一節漢語史的對象和任務一、對象和任務漢語史是關於漢語發展的內部規律的科學,在這一門科學中,我們研究現代漢語是怎樣形成的。這就是說,我們研究現代漢語的語音系統、語法結構、詞彙、文字是怎樣形成的。語言的發展是經過新質要素的逐漸積累,舊質要素的逐漸衰亡來實現的。也就是說,我們要研究漢語發展過程中,到底逐漸積累起來的是一些什麽新質要素,逐漸消亡了的是一些什麽舊質要素。漢語史首先要和現代漢語取得密切的聯繫,因為漢語史主要是建立在古代漢語和現代漢

3、語的比較的基礎上的。二、目的和意義目的:徹底瞭解漢語的現在情況和發展前途。意義:對於現代漢語規範化工作有很大幫助。第二節漢語研究的三個階段我國歷代學者對漢語的研究,從當時研究工作的主流來看,大約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語義研究階段、語音研究階段和全面發展階段。一、語義研究(漢初至東晉末)漢代崇尚儒學,提倡讀經,學術氣氛很濃,出現了許多經學大師。語義研究方面的代表作有:1、《爾雅》它是一部按事物類別編排的同訓詞典。它收集了先秦主要典籍中的常用詞語,加以整理研究,并按同義詞的類屬分類編排,共分《釋詁》、《釋言》、《釋訓》、《釋親》等19篇,開創了辭書釋義的通例,為訓詁學奠定了基礎。例如《釋詁》第

4、一:“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權輿,始也。”其他各章則是事物名稱的簡單分類,并加上定義。《釋天》第八:“春為蒼天,夏為昊天,秋為旻天,冬為上天。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現在較流行的是清郝懿行的《爾雅義疏》。此後有《小爾雅》(無名氏)、《廣雅》(張揖)等。2、《方言》它是中國第一部記錄方言的詞典,作者西漢揚雄。《方言》也是按照意義排列的,但是不像《爾雅》那樣系統分類,也沒有“釋詁”等等的類名。例如:嫁、逝、徂、適,往也。自家而出謂之嫁,由女而出為嫁也。逝,秦晉語也。徂,查語也。適,宋魯語也。往,凡語也。“凡語”就是現在所謂普通話。方言的不同大多數是詞彙的不同。

5、例如:“舟,自關而西謂之船,自關而東或謂之舟,或謂之航。”94也有一些可能是同一個詞在不同的地區里的不同讀音。例如:“自關而東曰逆,自關而西曰迎。”“逆”和“迎”古音相近,都是“迎接”的意思。較好的注本有清代錢繹的《方言箋疏》、今人周祖謨《方言校箋》。3、《說文解字》它是我國按字的偏旁編排的第一部字典,作者東漢許慎。《說文》全書分成540部,共收9,353字。這一部書決定了將近兩千年漢語字典的命運,因為後代的字典基本上都是繼承《說文》的;它又給予后代漢語語義學巨大的影響,並且在正字法上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許慎在說解中有時也引用經傳來說明字義或分析字形,是后世辭書書證的先聲。如“向,北出牖

6、也,從門從口。《詩》曰:‘塞向墐戶’。”4、《釋名》它也是分事類編排的,共分《釋天》、《釋地》、《釋山》等八卷二十七篇,是一部用聲訓的方法探求名源的字典,作者相傳為東漢劉熙。劉熙認為一切事物的命名都是有根據的,從語音可以追尋語義的來源。推求的方法是“聲訓”,以同音字和音近字為訓,音近字包括“雙聲字和疊韻字”。例如:楣,眉也,近前各兩,若面之有眉也。闕,闕也,在門兩旁闕然為道也。含,合也,合口停之也。江,公也,諸水流入其中所公共也。月,闕也,滿則闕也。二、語音研究(南北朝初至明末)南北朝以後,語言研究的重點轉移到語音方面。這有兩方面的原因:1、爲了研究詩的韻律和節奏,需要明確地分析語音的

7、構造,發現聲調的特性。2、由於佛經的翻譯,中國語文學者認識了印度的語音學。音韻學著作韻書是為寫作詩歌服務的,它是將同韻字編排在一起,供寫作韻文者查檢的字典。遠在東漢,中國人已經能夠把每一個音節分為兩部份,就是現代所謂聲母和韻母。中國學者在梵文字母的啓發下發明了一種新的注音方法“反切”。相傳我國最早的韻書是魏時李登的《聲類》。南朝沈約著了一部《四聲譜》,已經意識到漢語裡有四聲,並且把這種認識用在詩律的實踐上。但這些韻書均已失傳。《切韻》陆法言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