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蔚县煤炭(集团)水东煤矿建井过程中岩、煤层对比

浅谈蔚县煤炭(集团)水东煤矿建井过程中岩、煤层对比

ID:33987744

大小:6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3

浅谈蔚县煤炭(集团)水东煤矿建井过程中岩、煤层对比_第1页
浅谈蔚县煤炭(集团)水东煤矿建井过程中岩、煤层对比_第2页
浅谈蔚县煤炭(集团)水东煤矿建井过程中岩、煤层对比_第3页
浅谈蔚县煤炭(集团)水东煤矿建井过程中岩、煤层对比_第4页
浅谈蔚县煤炭(集团)水东煤矿建井过程中岩、煤层对比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蔚县煤炭(集团)水东煤矿建井过程中岩、煤层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蔚县煤炭(集团)水东煤矿建井过程中岩、煤层对比蔚县煤炭(集团)水东煤矿为县属国有矿井。位于蔚县矿区崔家寨井田的北部。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建井初期为斜井开拓,之后又相继建设了立井。+930水平开采全矿井。一、地质概括本井田为蔚县矿区崔家寨井田精查勘深区纵7勘线以北,横15勘线东划归地方开采的部分。面积7.2124平方公里,开采深度1192-880米,勘探程度达到精查。本矿含煤地层:中一下侏罗统下花园组。上覆九龙山组和第四系;上寒武统灰岩为基底。本矿煤系构造的基本形态为:断裂构造为主,以及与相伴生的短轴宽缓背、向斜构造。构造类型为比较复杂型。断裂构造按其展布的方向基本上可分为

2、近南北向及近东西向两组。本矿下花园组煤系地层,及其相变大,不稳定,标志层少且局部发育,特征不明显,物性差为特点。对比极为困难,其可靠程度也差,有较大的断层(断距50米以上)漏检。二、煤系地层下花园组含煤地层按其岩相特征分:下部含煤段和上部含煤段。1、下段:按其岩性岩相特点以5煤底板为界又可分上、下两个亚段。(1)下亚段:以湖泊相、沼泽相为主,含煤3层。岩性以灰色粉砂岩、泥岩为主,夹薄层中一一细粒砂岩。基底低洼处沉积了较为稳定的1号煤底板鲫状泥岩。3号煤底板多见白色薄层中细粒长石砂岩。4号煤底板粉砂质泥岩中富含动物化石。该段以粒度细,颜色深多含钙质结核或透镜体,岩石致密坚硬为特点。各煤

3、顶板中均含较多植物化石,并以此区别于上亚段。(2)上亚段:5号煤底板到7号煤顶板。以灰一一灰白的中细粒长石砂岩为主。5号煤为不稳定煤层,全矿范围内虽均有发育,但厚度变化很大,顶板多见灰色泥岩粉砂岩。6号煤为不稳定煤层,只发育于矿区的南部,顶部为浅灰色粉砂质泥岩,富含植物化石,局部含钙质结核。7号煤局部发育,5-1号煤为局部可采,5、6号煤为本矿主采煤层。(3)上段:该段下部以灰白色中、粗砂岩、粘土岩为主。赋存了8、9号煤,局部可采。中上部为杂色砾岩、粉砂岩及煤层,多见交错层理和水平层理煤层,工业价值不高。三、岩、煤层对比中存在的问题。本矿煤系是一套早、中侏罗世的陆相含煤建造。煤系地层

4、的发育受古构造、古地理、古地形、古气候等条件的控制和影响,随着地域的不同,在小范围内,煤系地层的厚度,煤层赋存,岩相、岩性存在着较大差异,标志层不明显也不连续,物性规律不明显,这给勘探和矿井生产中的岩煤对比工作造成很大困难。在勘探过程中,由于1号煤底板麵状泥岩的存在,其岩石地质和物性特征异常明显,因而对比准确性高。5、6号煤一般无明显标志层。由于其厚度、间距、岩性的变化和其它煤层的分岔或缺失等,对比可靠程度差。上段地层在小范围内变化更大,物性标志和规律更不明显。除8、9号煤外,其它煤层均以地质分析为依据,可靠程度更差。建井过程中,已发现两条50米以上断距和多条30米以上断距的高角度正

5、断层在勘探中漏检,也发现个别钻孔的煤层对比错误,给建井带来极大困难。打乱了原设计方案,影响了正常采区布置和工作面准备。开掘了许多废巷,极大地浪费了人力、财力、物力。因此,建井生产中的岩煤对比工作尤其显的重要。同时,也给岩煤对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本矿岩、煤层对比的一般方法本矿主采的5、6号煤位于下花组的下段,因此下花园组的下段是矿井地质工作的重点。本矿的下花园组下段地层平均厚度93.86米,最小厚度41.66米,最大厚度159.71米。最下只在+930大巷里揭露了1号煤,除井筒外,最上部7号煤有3个点揭露。1号煤底板鲂状泥岩虽特征明显且作为全井标志层,但本矿现在生产过程中却不能

6、作为标志层用。由于本矿现有井巷工程大部分集中在下花园组上亚段。因此,本矿进行岩、煤层对比的依据只能在5号煤底板和7号煤顶板之间寻找。1、标志层法(1)5~1号煤顶板为灰白色中、细粒石英石砂岩,局部发黄,含大量炭质植物化石。在剖面上呈现微细的炭质层理。疏松、微含水但不出现淋水,与5-1号煤间有冲刷现象。此层只存在于一分区,在已开拓的二分区相变为灰色泥质粉砂岩,失去对比的价值。(2)7号煤顶板为黄白色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夹褐黄色团块,粒度粗,底部偶含石英砾石,易松散,微含水(巷道中出现少量淋水)。本层只存在于+930大巷以南。由于这些标志层都不是全区普通存在的,给对比造成很大困难。2、煤

7、层本身对比法:煤层是含煤建造中沉积最稳定的地层,不同的煤层结构,厚度、煤质等均不同。在5号、6号、7号煤中,6号煤较为稳定,可比性强。7号煤的厚度和结构变化较大,可比性差。6号煤为薄一中厚煤层。其厚度在一、二分区内除个别点外变化不大。煤层上部呈板状。宏观为暗淡型,中部光亮型,下部半光亮型,从而区别于其它煤层。随着6号煤的变薄或缺失,其标志性也就丧失了。3、层间距对比法本矿局部地区5-7号煤间各煤层层间距相对稳定,在无断层影响的情况下可以用来对比。由于各煤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