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透镜焦距测量实验讨论

薄透镜焦距测量实验讨论

ID:33994669

大小:56.4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3

薄透镜焦距测量实验讨论_第1页
薄透镜焦距测量实验讨论_第2页
薄透镜焦距测量实验讨论_第3页
薄透镜焦距测量实验讨论_第4页
薄透镜焦距测量实验讨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薄透镜焦距测量实验讨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薄透镜焦距测量实验讨论【摘要】本文从薄透镜焦距的测量实验光学系统共轴调节出发,探讨了"像中心”、“像清晰度”等对该实验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出发,在传统的“物距像距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两次成像作图法”测量凸透镜焦距。结果表明,“两次成像作图法”可以较直观的判断出测量结果是否准确。【关键词】薄透镜共辄法两次成像作图法【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1-0048-02一、引言在众多大学物理实验中,"薄透镜焦距的测量实验”是光学实验的基础组成部分。透镜是最基本的光学元件之一,透镜的成像规律,又是许多光学仪器的

2、理论基础和设计依据。我们知道,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望远镜和显微镜就是由两面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排列组合而成。更多的透镜、更多的排列组合还能构成多种多样的光路系统,只有掌握了基础的透镜成像规律,才能设计出符合实际需要的光学器件。二、共辄法调共轴本实验研究的透镜都是薄透镜,薄透镜是指其厚度比焦距或两折射球面的曲率半径小得多的透镜。在研究透镜焦距时,可以忽略透镜实际厚度对其成像的影响。[1]对凸透镜和凹透镜来说,其焦距可以用一个统一的公式来表示。即:(1)其中,U表示物距(实物为正、虚物为负);V表示像距(实像为正、虚像为负);f表示焦距(凸透镜为正、凹透镜为负)。此公式为薄透镜成像

3、的基本公式,它的成立条件是入射光必须为近光轴光线。即入射光与薄透镜的主光轴(通过薄透镜中心并且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平行或成一个很小的夹角。实验中通过调节光学系统各个元件的同轴等高,使近光轴光线条件得以实现。以一个凸透镜的光学系统为例,一般,光学系统的同轴等高调节分为粗调和细调两个部分。粗调,就是通过调节各元件的高低和左右位置,使光源、物屏上“物”的中心、透镜中心、像屏中心大致在一条和光具座滑轨平行的直线上。细调,则是利用透镜成像的共辄原理进行调节。如果物的中心偏离透镜的光轴,那么移动透镜使两次成像,像的中心位置会不同,即大像和小像中心不重合。这时用"大像追小像,中心相重合”的办法调节

4、透镜,使两次成像的像中心重合。此时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光具座平行,而且物的中心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这里,不管是粗调还是细调,都涉及到“中心”。尤其是细调时,应观察“大像中心”与“小像中心”是否重合。因为只有在“大像中心”与“小像中心”重合于像屏上的同一位置时,光学系统才满足'‘入射光为近光轴光线”这个成立条件。因此,本文提出几个注意点,供大家参考:①物屏上的“物”必须是规则的“物”,能够方便找出"物”的中心,如X字形、Y字形等具有交叉、汇聚中心的图案;②像屏必须带刻度线,能够准确读出"像”的中心位置;③最重要的是,使用共馳法时不要让物屏与像屏间隔太远,即大像与小像不要相差太多。如果大像

5、太大,其中心位置所占区域就很大,此时很难准确读出大像中心的位置。只有在大像和小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两个像的中心位置才能较准确的读出。三、两次成像作图法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能用光屏承接;反之,则称为虚像,只能由眼睛感觉。[2]凸透镜成像规律为: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大,像距越大,虚像越大。大学物理实验中,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是“物距像距法”。即通过选取某个合适的物距值u,然后调节像屏位置,使凸透镜成清晰实像,读出此时

6、的像距值V,并在2f

7、实像进行测量,结果比较准确。使用缩小实像进行测量,像的清晰范围较小,在这个范围里,采用“左右逼近”的方法,能更加准确地读出像的准确位置。即通过移动像屏位置,找出清晰像的左右极限位置,准确成像位置为这段左右极限位置的中点O使用"物距像距法”测凸透镜焦距时,还有一种更加简便的方法,无需通过计算,可以直接作图读出凸透镜焦距。如下图所示,使用两次成像的方法(不是前文提到的共辄法),分别测出两次成像的物距值ul、u2和两次成像相对应的像距值vl.v2,通过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