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及邻近建筑物变形观测方案

基坑及邻近建筑物变形观测方案

ID:34010736

大小:9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3

基坑及邻近建筑物变形观测方案_第1页
基坑及邻近建筑物变形观测方案_第2页
基坑及邻近建筑物变形观测方案_第3页
基坑及邻近建筑物变形观测方案_第4页
基坑及邻近建筑物变形观测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坑及邻近建筑物变形观测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引湑济黑工程运行变形观测技术方案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2013年4月6日-引湑济黑工程运行变形观测技术方案项目负责人:胡宏利技术负责人:狄潇编写人:苏理萍审核人:胡宏利  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2013年4月6日目录-一、前言1二、工程概况1三、依据的技术标准:1四、使用的仪器设备2五、基坑变形观测2六、参加本工程的主要人员5七、HSE管理5八、质量承诺6-一、前言1.在工程运行过程中,土体变形的控制是工程运行成败的关键问题之一。如果变形超过容许值,都将对工程造成危害,因此,在运行过程中必须对它们的位移值和发展趋势进行观测。必要时对运行工程进行加固。保证运行安全有重要意义。2.建(构)筑物沉降

2、观测就是测量建筑物上所设观测点与水准点之间的高差变化量,研究解决地基沉降问题和分析相对沉降是否有差异,以监视建筑物的安全。建筑物的沉降变形不均匀或沉降量过大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严重时导致建筑物倾斜或倾覆,因此做好建筑沉降观测工作意义重大。二、工程概况1.项目名称:引湑济黑工程运行期变形观测2.工程地点:西安市周至县秦岭腹地3.项目基本概况按照西安市水利规划勘测设计院提出的重要环节及薄弱环节等进行变形监测。三、依据的技术标准: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2)《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H10—2009;3)《林区公路桥涵设计规范》LYJ106—90;4)《

3、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L279—2002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6-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9)其它相关的国家、地方规范、法规。四、使用的仪器设备基坑位移观测拟使用的仪器为全站仪,沉降观测拟使用的仪器为精密光学水准仪配合铟瓦合金水准尺。所用仪器皆经过了国家授权的鉴定部门的检定。拟使用仪器的主要精度指标见表1。表1类别仪器、设备名称精度指标沉降、拱顶沉降观测苏一光DS050.5mm/km位移观测尼康DTM-325C2″净空收敛收敛仪0.5mm/km裂缝监测游标卡尺五、桥梁、枢纽、溢流堰

4、、隧道变形观测(一)观测精度和级别。1.根据《规程》要求,为了能达到监测目的,本工程按二级沉降精度要求进行观测,二级沉降的技术要求见表2。表2类别等级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及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段高差较差(mm)基准点二级≤1.0√n≤1.5√n沉降点二级≤0.50≤1.0√n注:n:测站数2.在一般情况下,安全等级为一、二级的地下工程、桥梁变形监测-6-,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的建筑变形测量级别为位移二级,沉降观测二级的精度要求进行观测。主要技术指标见表3。表3项目观测点类别等级测角中误差(″)点位中误差(mm)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mm)沉降观测点二级0.

5、5≤0.50水平位移观测点二级2.0±3.0(二)变形控制测量2.1平面控制点的布设与测量2.1.1位移观测基准点拟布设在相对稳定区域,视现场情况埋设固定标石,埋设位置宜与观测点尽量处在同一直线上。2.1.2平面控制的测量级别拟采用二级变形测量精度。2.2高程基准点的布设与测量2.2.1沉降观测基准点拟布设3个组成一组,工作基点按需要进行设置,观测时这些点应形成闭合或附合路线。2.2.2高程基准点尽量选择在基础深且稳定的建筑物上或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稳定、易于长期保存的地方。2.2.3变形观测点布设的位置及数量,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及要求进行布设.2.2.4高程基准测量使用几何水准测

6、量的方法,其精度级别不低于变形观测精度级别。(三)变形观测3.1基坑水平位移观测3.1.1桥梁、枢纽、退水陡坡水平位移拟采用的观测方法及精度要求见表4。表4观测等级观测方法角度观测-6-观测点坐标中误差(观测点相对基准线偏差值中误差)精度测回数二级基准线法3mm2.0"2二级极坐标法3mm2.0"2二级前方交会法3mm2.0"2二级全站仪任意设站法3mm其中全站仪任意设站法坐标测量两个测回。(四)水平位移变形点观测的成果提交观测工作结束后,应提交下列成果:1、观测点位布设图2、观测成果表3、观测成果分析资料(五)注意事项每次观测后,应及时整理绘制出各观测点的滑动曲线。出现特殊情况,应加

7、密观测。当发现有异常观测值,要利用位移对数和时间关系曲线判断有拐点时,应在加强观测的同时,采用资料综合分析和现场监视相结合的方法密切注意观察征兆,结合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和气象等方面资料,全面分析,及时报警以采取应急措施。当出现下列情况时,立即报警:-6-六、参加本工程的主要人员表5人员安排姓名职称项目负责人胡宏利工程师技术负责人狄潇助理工程师作业组成员何健技术员王宇测工苏理萍技术员七、HSE管理测绘作业中严格执行公司HSE体系文件,加强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