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答案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

文言文阅读答案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

ID:34011924

大小:61.8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3

文言文阅读答案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_第1页
文言文阅读答案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_第2页
文言文阅读答案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_第3页
文言文阅读答案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_第4页
文言文阅读答案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答案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言文阅读答案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文言文说理文本阅读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无所畏惧,朕则以为正合自守谦恭,常怀畏惧。昔舜诫禹曰:'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又《易》曰:'人道恶盈而好谦。'凡为天子,若惟自尊崇,不守谦恭者,在身傥有不是之事,谁肯犯颜谏奏?朕每思出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群臣。天高听卑,何得不畏?群公卿士,皆见瞻仰,何得不惧?以此思之,但知常谦常惧,犹恐不称天心及百姓意也。”魏徵曰:“古人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愿陛下守

2、此常谦常惧之道,日慎一日,则宗社永固,无倾覆矣文言文阅读答案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唐虞所以太平,实用此法。”贞观三年,太宗问给事中孔颖达曰:“《论语》云:'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颖达对曰:“圣人设教,欲人谦光。己虽有能,不自矜大,仍就不能之人求访能事。己之才艺虽多,犹病以为少,仍就寡少之人更求所益文言文阅读答案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己之虽有,其状若无,己之虽实,其容若虚。非惟匹庶,帝王之德,亦当如此。夫帝王内蕴神明,外须玄默,使深不可知。故《

3、易》称'以蒙养正;以明夷莅众'。若其位居尊极,炫耀聪明,以才陵人,饰非拒谏,则上下情隔,君臣道乖自古灭亡文言文阅读答案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莫不由此也。”太宗曰:“《易》云:'劳谦,君子有终,吉。'诚如卿言。”诏赐物二百段。11.对文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朕则以为正合自守谦恭合:应该B.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伐:讨伐C.在身傥有不是之事傥:如果D.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克:能够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宗,中国古代帝王常用庙号。汉代以后,王朝开国皇帝庙号

4、通常为“太祖”,第二代帝王庙号通常为“太宗"。文中的太宗是唐太宗李世民。B.《易》,古代有《连山》《归藏》《周易》三本易书,其中《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所以现在的《易经》一般即指《周易》。C.唐丿传说中上古明君舜和禹的并称。舜有孝道,是“二十四孝”之首,禹治大水有功,二人都是通过禅让制获得君位的。D.给事中,中国古代官名。顾名思义,供职于宫禁之中,常常陪伴于皇帝左右,给皇帝提供咨询,唐朝时给事中隶属于三省六部中的门下省。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文记录了唐太宗与大臣魏征

5、、孔颖达的对话,对话中有多处引用,无论是舜告诫禹的话,还是引用《易》《论语》的名言,都是引用来说明谦虚的道理。B.魏征是中国古代有名的浄臣,在这篇文章中,唐太宗对他表达了天子应常谦常惧,不要自高自大的道理,魏征马上提醒他要始终如一,一日慎过一日。C.孔颖达认为,《论语》中“有若无,实若虚”的意思是,即使自己有知识有能力,表面上却不表现出来,这样谦虚的美德,是天子庶人都应当共同遵守的。D.对于太宗皇帝的疑问,孔颖达引经据典,一一作答,总结自古以来骄傲亡国的教训,向太宗皇帝进言,获得太宗皇帝的认可与奖赏。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

6、译成现代汉语。己之才艺虽多,犹病以为少,仍就寡少之人更求所益。10•心境悠闲安乐,又自认为距离汉朝遥远而不想亲近汉朝,全然没有向匈奴报仇的意思。此处的“伐”为“夸耀”的意思。“唐虞”是尧和舜的并称。太宗引用《论语》的话,是自己不明白那段话的意思,向孔颖达提问,不是为了说明谦虚的道理。参考译文:贞观二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人们说,是天子就可以自认为尊贵崇高,无所畏惧了,我认为恰恰相反,天子更应该谦逊恭谨,经常心怀畏惧文言文阅读答案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从前,舜告诫禹说:'你只要不骄傲,天下就没

7、有人和你争能,你只要不自夸,天下就没有人和你争功。,《易经》上说:'君子的准则是厌恶自满而以谦逊为贵。'做了天子,如果只认为自己尊贵崇高,不保持谦逊恭谨的态度,倘若自己有过失,谁还会冒犯尊颜向他提意见呢?我常常在想,帝王每讲一句话,每做一件事,必定要上畏皇天、下惧群臣。天虽高,却能听到地上的议论,怎能不畏惧天呢?公卿百官,都在下面注视着我,这怎能不让人畏惧呢?因此,帝王即使常怀谦逊恐惧之心,恐怕还是不能称上天之心和百姓之意啊。”魏徵接着说:“古人讲:'做事情无不有个开始,但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到结束。‘希望陛下保持常谦常惧的准则

8、,一天比一天更谨慎,那么国家就会永远巩固,不会倾覆。唐尧、虞舜之世之所以天下太平,实际上就是用的这个方法。”贞观三年,唐太宗问给事中孔颖达:“《论语》里讲:'有才能的人向没才能的人请教,知识多的人向知识少的人请教,这样,有才能的人好像显得没有才能,知识渊博的人好像显得无知。‘这句话是什么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