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能互补的产业空间结构升级研究——以中原城市群为例》

《基于功能互补的产业空间结构升级研究——以中原城市群为例》

ID:34018798

大小:106.8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3

《基于功能互补的产业空间结构升级研究——以中原城市群为例》_第1页
《基于功能互补的产业空间结构升级研究——以中原城市群为例》_第2页
《基于功能互补的产业空间结构升级研究——以中原城市群为例》_第3页
《基于功能互补的产业空间结构升级研究——以中原城市群为例》_第4页
《基于功能互补的产业空间结构升级研究——以中原城市群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功能互补的产业空间结构升级研究——以中原城市群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功能互补的产业空间结构升级研究——以中原城市群为例摘要:城市群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力量,优化城市群的产业空间结构,形成产业分工,功能互补,以及一体化发展的局面,是城市群发育和发展的关键力量和战略性问题。文章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点轴理论、增长极理论和空间引力模型等理论和分析工具,对中原城市群产业空间布局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现有产业布局的不合理性,分析产业分工与重组的可能性,最终提出屮原城市群产业分工、重组与一体化的具体方案。关键词:中原城市群;功能互补;产业分工;产业空间结构升级城市群是我国推进城镇化的主要经济形态,城市群、大城市圈成为国际竞争的基本单

2、位。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包含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潔河、济源等主要城市在内的城市密集区,作为我国十大城市群之一,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支撑着中西部崛起,是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一笔。中原城市群捉出10年来,总体稳定发展,但产业布局混乱,结构趋同,成为制约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关键问题。木文基于功能互补的视角,研究中原城市群的产业空间布局,旨在改变产业空间结构,构建城市群产业分工和一体化发展局面。一、相关理论依据及研究成果波特的钻石模型山用动态的眼光分析齐经济主体的资源禀赋和相对优势,一个经济主体的产业竞争力由生产要素、需要条件、相关

3、和支持性产业、金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机遇、政府六因素组成,提高经济主体的竞争力,必须综合考虑该经济主体相对优势。根据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后起国(地区)在进行产业布局时,可以通过政府计划和重点吸引投资的形式,首先在特定地区或城市形成增长极,然后凭借市场力量,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带动其他地区经济的发展。引力模型⑵解决了如何正确地确定增长极的问题,泰勒(Taylor,1975)等经济学家发现两个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引力与地理距离成反比,与人口规模、经济质量正相关,通过量化这些因素,可以确定一个地区的中心城市。点轴理论根据区域经济由点及轴的空间发展

4、规律,合理选择增长极及交通轴线,并使产业冇效地向增长极及轴线两侧集中布局,从而曲点及轴,由轴及面,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对中原城市群的实证研究在不断扩展,大致归纳为:1)分析各城市的相对优势⑶,提出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的一体化,建立内在联系、分工协作的城市体系。2)中心城市⑷的扩散效应主要在于将自身塑造为服务中心,高端制造中心和创新中心。3)运用引力模型计算各城市间的空间引力,论证省会郑州的辐射带动作用最大叫4)分析屮原城市群产业集群情况,产业同业结构问题突出,产业链不完整,地区分布不均衡⑹。二、屮原城市群产业空间分布的现状(-)产业空间布局的

5、有利现状1•屮心城市(增长极)的引力较大相互引力,p代表经济主体的经济质量,通常用GDP或者人口来表示,给代表经济主体间的地理距离。在研究中原城市群各主要城市之间的相互引力时,对引力模型进行适当变换,用GDP和人口数P的加权值的乘积表示各主体的经济质量,对GDP赋予权重2/3,对人口数赋予权重1/3,以表明GDP对经济质量贡献更大;对两城市的距离赋予权重2,以反映城市Z间的距离对城市相互吸引的副作用⑻。得出公式:Tjj=(GDP;R.P:n).@DP,3.p:R)id;以2012年河南省统计年鉴⑼记录的2011年屮原城市群各城市的GDP和人口数,结合各

6、地间的空间最短距离,计算得出如下引力大小: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吕潔河济源郑州14210613413542463777224开封1423710401636103洛阳1061376845104641757平顶山34110682215450496新乡299404622249361314焦作320161041524943631许昌138366445036261244潔河721017491361241济源243576143141合计239729414549617736931134292140由上表可以看出,郑州市作为核心城市,对中原城市群具有极强的经济辐

7、射作用。2•重要交通轴线已经形成城市群内形成重要的四条交通轴线,为产业空间结构升级提供了条件:1)京广线,纵穿中原城市群,此外还冇京珠高速、107国道相呼应,南部邻近武汉城市圈,北部直达京津地区;该交通线集聚了屮原城市群主要的科研机构和高校人才资源以及市场;2)沿黄河东西向的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交通轴线,连接了开封、郑州、洛阳,靠近太原城市群和关屮城市群,对外联系较强;3)连接新乡、焦作、济源、洛阳的铁路和公路构成的复合轴线;4)连接潔河、平顶山等市的潔阜铁路轴线。3.各个城市具有相对优势各个城市的自然资源、交通条件、人口素质以及市场潜力

8、各不相同,具有相对优势。城市相对优势条件郑州经济、技术实力最强;市场腹地最大;人才、高校及科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