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教学实践和思索

浅议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教学实践和思索

ID:34025488

大小:58.5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3

浅议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教学实践和思索_第1页
浅议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教学实践和思索_第2页
浅议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教学实践和思索_第3页
浅议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教学实践和思索_第4页
浅议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教学实践和思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教学实践和思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教学实践和思索摘要:高中数学新课程在江苏实施有十余个年头了,课程改革循序渐进地前行。新教材一直将以往教材中过于形式化的数学进行了生活化、实用化,很多知识来源于学生的自主建构和探究,较为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本文从探究式问题情境的角度谈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将数学知识通过探究式问题教学教得深入人心。关键词:探究式;问题情境;高中数学;思考课堂教学有很多方面,诸如教学设计、情境引入、学生参与、讨论合作等等,教师对课堂精心的设计是这些的基础和关键,设计的成功与否在于能否真正吸引学生融入课堂中。数学对于很多学生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学越枯

2、燥。特别在一些普通中学,学生基础更为薄弱,在课堂上更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在每堂课的开始或过程中,教师应该适时地提出问题,创设一定的能让学生主动去探究的问题情境,引发探究和思维的火花,为问题的探究和解决播下思维的种子,其目的是使数学课体现应有的应用价值,而不是让学生乏味枯燥地被动接受。通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精心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在探究式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遵循原则1.素材要有真实性教师要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的、科学的分析,在此基础之上以这些知识为背景增添素材,

3、素材的选取必须要有真实性,通过素材情境化的问题激发学生对知识探求的兴趣。2.情境要有方向性教师对问题情境的设计必须要有一定的方向,应该指引学生慢慢向问题的核心靠拢,使问题情境具备两个要素,其一使学生感知情境来自于生活实践而非刻意编制;其二通过问题情境解决问题,旨在增强学生对进一步学习的渴望。3.难度要有可控性难易适度的问题情境是引起学生探究,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条件。问题情境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问题太难,则会脱离学情,使学生失去探究的方向和动力,因此,教师必须对问题的设计要可控。:?]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策略研究已故特级教师孙维刚说:“高水平的教学是一门艺术”,它给予学生

4、的是智慧的启迪和数学美的感受。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认为下列问题情境的策略较为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以及课堂教学的实际。1.新课导入时创设问题情境(1)创设设问型的问题情境悬念可形成认识冲突,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刺激思维,丰富想象,激发求知欲,产生'‘欲知后事如何"的强烈企盼。教师设计这样的情境,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知识渴求。例1(指数函数新课引入)笔者参加过青年教师《数列的概念》公开课展示,设计这样的情境:先在黑板上写下了''珠穆朗玛峰”5个大字。学生感觉今天很神奇。教师:大家知道珠穆朗玛峰多高吗?学生(齐声回答):"8848米!”教师:今天我用一张纸做楼梯,就能登上珠穆朗玛峰!学生(

5、很诧异的表情):啊?教师:一张纸的厚度是0.01mm,对折一下是多少?学生:0.02mm!教师:那我连着对折30下呢?学生:那也不过0.01X230mm!教师:你们用计算器算下是多少呢?学生:0.01X230^10737418mm~10737.418m!怎么这么大啊?比珠穆朗玛峰还高啊!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指数的爆炸级增长。本课巧妙的引入,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抓住,这堂课水到渠成,教学效果自然很好。(2)创设数学史的问题情境数学史教学近年来渗透数学课中,已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但由于受考试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相对运用较少。其实,数学也有很多脍炙人口的逸事,有时教师不妨拿来一用

6、,也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要对数学史料进行充分的挖掘,利用引人入胜的典故创设问题情境。如阿基米得如何判断皇冠真假的典故、祖冲之的圆周率的计算、刘徽割圆术的极限光辉、华罗庚自学数学的有趣经历等等,都可以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进行穿插。例2(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新课引入:“我们北京故宫文化九龙壁非常有名,有机会大家要去看一看,从侧面的观察位置,你能描画出龙身扭动的动态曲线吗?”(展示幻灯片)很多学生都能画出这种类似于正弦、余弦的函数图象的曲线,教师再把它引入课堂,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就是我们课堂上主要研究的图象。学生感觉非常亲切,而且记忆深刻,原来三角函数图象就在我们身边。(

7、3)创设实验型的问题情境笔者发现,高中学生经过活动经验、感官学习后,往往效果更佳,因此,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数学相关活动的游戏,模拟构建数学情境,建立数学模型,可以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譬如,在研究“对数运算”时,如何进行操作能力的训练呢?如果教师给学生做很多无聊的计算问题,有可能有一定的成绩效果,但是学生会渐渐地对数学感到无聊、枯燥,这种损失是不可估量的。聪明的教师可以设计一种游戏,不仅让学生熟悉对数的运算,而且也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请问,若你是教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