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郑观应为例看早期维新思想的传统向度

以郑观应为例看早期维新思想的传统向度

ID:34026639

大小:9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3

以郑观应为例看早期维新思想的传统向度_第1页
以郑观应为例看早期维新思想的传统向度_第2页
以郑观应为例看早期维新思想的传统向度_第3页
以郑观应为例看早期维新思想的传统向度_第4页
以郑观应为例看早期维新思想的传统向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郑观应为例看早期维新思想的传统向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http://www.sinoss.net蒈薅肁膅莄薄螀肇芀薄袃芃薈薃羅肆蒄薂肇芁莀蚁螇肄芆蚀衿芀膂虿羁肂薁蚈螁莈蒇蚈袃膁莃蚇羆莆艿蚆肈腿薈蚅螈羂蒄螄袀膇莀螃羂羀芆螃蚂膅膂螂袄羈薀螁羇芄蒆螀聿肇莂蝿蝿节芈螈袁肅薇袇羃芀蒃袇肅肃荿袆螅艿芅蒂羇肁芁蒁肀莇蕿蒀蝿膀蒅蒀袂莅莁葿羄膈芇薈肆羁薆薇螆膆蒂薆袈罿蒈薅肁膅莄薄螀肇芀薄袃芃薈薃羅肆蒄薂肇芁莀蚁螇肄芆蚀衿芀膂虿羁肂薁蚈螁莈蒇蚈袃膁莃蚇羆莆艿蚆肈腿薈蚅螈羂蒄螄袀膇莀螃羂羀芆螃蚂膅膂螂袄羈薀螁羇芄蒆螀聿肇莂蝿蝿节芈螈袁肅薇袇羃芀蒃袇肅肃荿袆螅艿芅蒂羇肁芁蒁肀莇蕿蒀蝿膀蒅蒀袂莅莁葿羄膈芇薈肆羁薆薇螆膆

2、蒂薆袈罿蒈薅肁膅莄薄螀肇芀薄袃芃薈薃羅肆蒄薂肇芁莀蚁螇肄芆蚀衿芀膂虿羁肂薁蚈螁莈蒇蚈袃膁莃蚇羆莆艿蚆肈腿薈蚅螈羂蒄螄袀膇莀螃羂羀芆螃蚂膅膂螂袄羈薀螁羇芄蒆螀聿肇莂蝿蝿节芈螈袁肅薇袇羃芀蒃袇肅肃荿袆螅艿芅蒂羇肁芁蒁肀莇蕿蒀蝿膀蒅蒀袂莅莁葿羄膈芇薈肆羁薆薇螆膆蒂薆袈罿蒈薅肁膅莄薄螀肇芀薄袃芃薈薃羅肆蒄薂肇芁莀蚁螇肄芆蚀衿芀膂虿羁肂薁蚈螁以郑观应为例看早期维新思想的传统向度顾琴儿(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200241)摘要:中国早期维新思想家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挑战,一则出于“救亡图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一则出于对人类终极理想的价值追求,不遗余力

3、地从传统中挖掘出具有近代价值及永恒意义的成分和元素,并对其进行了新的诠释和重构。早期维新派对传统资源的利用包含多个方面。本文选取了其中的四个重要方面——通变观念、民本思想、礼的学说、重商思想来加以论述。可以看到,早期维新派对传统的诠释与重构,事实上,赋予了传统以新的文化内涵和生命活力,促成了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型。关键词:早期维新派;郑观应;传统中图分类号:K251文献标识码:A前言自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变动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动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接二连三的军事侵略使

4、得举国震动。救亡图存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与军事侵略同时而立的是西方文明的传入,并由此开启的西学东渐的再次蒙兴。新学的传入带给了旧有传统巨大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新旧文化相对而立而又相辅相成,进而冲突相互消弭,中西相互贯通,从而呈现出传统文化近代转型之趋势。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可视为传统文化近代转型的关键时期。正如郭汉民先生所言:“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思潮还是传统的,仅仅反映出向近代发展的某种趋势。而自19世纪70年代降同治、光绪之交开始,社会思潮即带有明显的近代色彩。”[1]而这些带有鲜明时代特色和近代意义的社会思想即是当

5、时中国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生动反映,也是转型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早期维新思想即是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思想潮流之一。在新旧文化冲突、融合之际,诞生于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早期维新派,可视为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边界人物。他们主要包括冯桂芬、王韬、马建忠、郭嵩焘、薛福成、何启、胡礼垣、郑观应、陈炽等人。在应对外来文化的冲突和挑战时,这些维新志士对传统文化固有的价值体系进行了深刻反思和内在批判,但这些批判多数不是简单地以旧易新,而是呈现为不断改造和重建的过程。他们睿智地从传统文化中寻求新方,巧妙地综合新与旧、创造与传统这两种相反力量,以寻求救

6、国真理。早期维新派消弭新旧文化之冲突,会通中外文化之优长,形成了一股要求抵抗外来资本主义侵略、发展本国民族资本主义、寻求变法富强、采纳西方政治制度的早期维新思潮。这一思潮汲取了新学的养料,而从固有文化的母体中孕育而出,因而成为了传统思想向近代转化的极具典型性的代表之一。限于学力,笔者在展示早期维新思潮以及传统文化近代转型时,择取了早期维新派的一个典型代表郑观应为研究个案,将早期维新思想置于近代化过程中,并以“传统思想的近代转型”为研究视角,着力于传统思想与近代思想的榫接,尝试探讨传统思想的近代转化及其对中国近代化思想生成的意义。郑观应是早期

7、维新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特殊的经历、深厚的儒家传统文化以及他后来的一系列的变革思想也代表了早期维新派汲取新学之养料,吸收旧学之精华,会通中西文化的过程。以郑观应为研究个案亦可窥见传统文化近代化的某些情况。张昭军先生曾说:“近代思想史体现为新陈代谢的过程,至少应包括传统思想的递嬗、新学思想的展开以及近代新学如何与传统思想榫接等内容。”[2]长期以来,由于革命史观的流行,人们往往把传统与近代化对立起来。学术界多关注中国近代思想的西学渊源,而忽视了传统思想根源的挖掘与疏导。就目前学术界对于郑观应先生的研究而言,对于其近代化思想的研究已取得了

8、丰硕的成果,而-8-http://www.sinoss.net对于其思想的传统方面的论述,国内外尚无专项的著作或论文。每有学者论及此点,亦一言以概之曰,保守落后。对此论调,笔者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