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

ID:34027900

大小:12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3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_第1页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_第2页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_第3页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_第4页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临沭三初教师课时备课学科:生物年级:七学期教时总编号:课题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使用人时间课时第1课时(总1课时)课型新授主备人杨云霞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2.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认识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3.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能力目标:1.通过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的探究,学会生物实验的处理方法,提高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会徒手切片和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3.练习画生物图的基本方法,并通过画图进一步认识保卫细胞和气孔的关系。情感目标:1.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2.利用气孔的“开”与“

2、闭”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辨证观点的教育。重点难点1.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2.探讨绿色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形成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教法学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板书设计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二、植物的蒸腾作用1.蒸腾作用的概念2.练习制作徒手切片表皮3.叶片的结构叶肉叶脉三、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过程环节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估时二次备课导入展示资料: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消耗200kg以上的水,大致情况如下表所示:生长期中总吸水量204228g100%作为组成成分的水1872g0.29%维持生理过程

3、的水250g0.12%?2010g98.96%自己提出问题:植物为什么需要那么多的水呢?吸收的水分中大约99%的水哪里去了?水是从哪儿散失的?等等。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的蒸腾作用散失的。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二、植物的蒸腾作用1.练习徒手切片?2.叶片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猜想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组织同学分组合作,练习徒手切片,制作菠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巡回指导、提示,并及时地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肯定。组织实验,区分上、下表皮以及其结构特点。水分到底是从叶片中的什么结构中跑掉的呢?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究“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的兴趣。组织分

4、组实验,通过问题“叶片表面是否产生气泡?如果有,比较叶片正面和背面,那一面气泡数目较多?为什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学生小组为单位,结合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进行猜想、归纳“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小组间进行表达和交流,概括出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大体途径是“根→茎→叶、花、果实等”。整体感知本节内容二人小组练习徒手切片,制作菠菜叶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制作成功的同学介绍经验。小组使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再观察叶片的永久横切片。讨论问题:“菠菜叶片的正面与背面的绿色一样深吗?为什么?”归纳叶片的基本结构二人小组实验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70℃以上热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15教学

5、过程环节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估时二次备课组织学生分组制作菠菜叶下表皮的临时装片,导实验探究,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充分发挥想像,发现、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气泡是从气孔中冒出的,因此气泡的位置就是叶片上气孔的位置。并讨论问题,相互交流,得出结论:一般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而且下表皮气孔数目多于上表皮。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成果质疑深化三、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组织学生讨论,相互交流,引导学生解释。“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植物体内水却是往高处流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季,树林里的空气凉爽湿润,而操场或马路上的空气就显得燥热呢?”指导学生

6、讨论、交流、归纳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小组根据问题讨论并选举代表发言,相互补充总结概括出植物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蒸腾作用可以促使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促进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强烈的阳光灼伤植物。观察图3-31“生物圈的水循环”,描述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10引导观察图3-25生物圈的水循环,请同学描述生物圈水循环的过程,。小结总结本节所学内容 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5强化训练巩固提升指导反馈1、课后题2、做《同步学习》3、反馈12课后反思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