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pci和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对比研究

急诊pci和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对比研究

ID:34030221

大小:61.4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3

急诊pci和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对比研究_第1页
急诊pci和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对比研究_第2页
急诊pci和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对比研究_第3页
急诊pci和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对比研究_第4页
急诊pci和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对比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急诊pci和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对比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急诊PCI和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对比研究[摘要]目的:观察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探讨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方法:对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心肌改善情况。结果:急诊pci组的治愈率为63.41%,明显高于择期PCI组的48.15%(P0.05)。结论: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优于择期PCI治疗,患者一旦确诊为心肌梗死,应尽早行PCI治疗,以最大限度地挽救心肌缺血,降低心脏事件及死亡率。[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择期

2、PCI;心脏事件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55-5200(2014)02-048-03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是因冠脉斑块表面出现裂纹或破裂出血而引起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狭窄、闭塞,致使心肌缺血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此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等特点,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早期心肌再灌注是挽救心肌缺血和死亡的关键。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AMI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多数AMI患者入院时发病时间已经超过6h或12h,对于此类患者是否可行急诊PCI,临床上仍有很大争议[1]。为此,笔者通过分组对比方法观察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AM

3、I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共95例,均来自2011年4月〜2012年1月在我院行PCI治疗的AMI患者,其中行急诊PCI(急诊PCI组)患者41例:男29例,女12例;年龄39〜71岁,平均(61.35±9.46)岁;高危因素:高血压22例,糖尿病14例,高血脂症11例;病变部位:前壁23例,下壁12例,其他部位6例;入组标准:AMI症状发作时间在12h以内,胸痛时间在30min以上,经休息或硝酸甘油治疗后不能缓解者;经心电图检查发现相邻2个导联ST段抬高在0.2mV以上,或表现为左束支传导阻滞;心肌酶在正常值的

4、2倍以上;排除伴有出血性疾病及脑血管意外史患者。行择期PCI(择期PCI组)患者54例:男35例,女19例;年龄39〜72岁,平均(61.46±9.58)岁;高危因素:高血压28例,糖尿病15例,高血脂症13例;病变部位:前壁26例,下壁16例,其他部位12例;入组标准:AMI症状发作时间在7〜14d,有明显缺血性胸痛;经溶栓治疗未成功或未行溶栓治疗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高危因素、病变部位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急诊PCI组本组患者均行急诊PCI治疗,患者入院后及时给予氯毗格雷300mg和阿司匹林300mg嚼服,然后

5、将患者送入导管室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以确定梗死的冠状动脉,然后对确定的冠状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置入支架,术中常规给予肝素8000U,并建立静脉通道,若患者伴有缓慢性心律失常,可在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处插入临时心脏起搏电极,术后经冠状动脉造影梗死动脉残余狭窄在20%以下,且远端血流恢复正常后,可给予氯毗格雷75m£和阿司匹林100mg口服,1次/d,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6000U皮下注射,2次/d。术后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给予硝酸酯类、b受体阻滞剂及调脂类药物等进行二级预防性治疗。1.2.2择期PCI组本组患者均行择期PCI治疗,患者入院后常规给予

6、营养心肌、扩充冠状动脉等支持治疗,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6000U皮下注射,2次/d,氯毗格雷75mg.阿司匹林lOOmg,1次/d,术前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并对心功能进行评估,一般在入院后7〜14d进行PCI治疗,PCI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同急诊手术组。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心绞痛、心衰、再发心肌梗死、死亡)发生率、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后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情况;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评定标准参照杨伟等[2]研究标准进行:治愈:血管狭窄段消失或基本消失;好转:血管狭窄段未完全消失,但狭窄程度在20%以

7、下;无效;血管狭窄段未改善或狭窄程度仍在20%以上,总有效率二(治愈+好转)/总例数X100%o两组患者均给予3〜12个月随访,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1.4统计方法所得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组别例数(n)住院时间(d)LVEF(%)急诊PCI组4111.45±3.5159.65±9.21择期PCI组5415.28±3.6946.58±7.82t4.2263.957P0.05),见表4。3讨论急性心肌梗死是因冠脉斑块表面出现裂纹或破裂出血而引起血栓形成,从而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