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_典故类高考哲学试题汇集

成语_典故类高考哲学试题汇集

ID:34032467

大小:7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03

成语_典故类高考哲学试题汇集_第1页
成语_典故类高考哲学试题汇集_第2页
成语_典故类高考哲学试题汇集_第3页
成语_典故类高考哲学试题汇集_第4页
成语_典故类高考哲学试题汇集_第5页
资源描述:

《成语_典故类高考哲学试题汇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成语/典故类高考哲学试题汇集1.(05年文理综合辽宁卷)下列选项中,反映矛盾同一性道理的俗语是A.不见高山,不显平川B.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C.不是鱼死,就是网破D.前事不忘,后事之师2.(01年春季政治试卷)下列选项中,符合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的有①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避之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④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3.(95全国高考政治试卷)下列表述,能够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有①对症下药,量体裁衣②欲

2、擒故纵,声东击西③因时制宜,因地制宜④物极必反,相反相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03年广西高考政治卷)下列选项体现"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这一哲学道理的是A.失败是成功之母 B.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C.拔苗助长 D.士别三日,刮目相看5.(07高考政治上海卷)在下列成语中,能够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是A.庖丁解牛,游刃有余B.绳锯木断,水滴石穿C.一叶障目,不见森林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6.(05年广东政治试卷)下列典故最能够表达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是:A.目不

3、识丁B.目不见睫C.目不窥园D.目无全牛7.(00年全国政治试卷)下列说法具有无神论意义的是A.子不语怪、力、乱、神B.天不变道亦不变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8.(05年江苏政治试卷)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9.(06年江苏政治卷)下列成语中与“见微知著”蕴涵相同哲理的是A.一叶知秋D.盲人摸象C.坐井观天D.管中窥豹10.(07高考政治广东卷)“集腋成裘,聚沙成

4、塔”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共同蕴涵的哲理是A.抓住时机,促成质变B.要重视量的积累C.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D.要重视事物的质变11.(04年两广卷)下列名言中,与“千里长堤,溃于蚁穴”包含同一哲理的是A.一夫当关,万夫莫开B.一叶落,而天下知秋矣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D.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12.(03高考政治广西卷)"人无近忧,必有远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①全面的观点②矛盾的观点③联系的观点④实践的观点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③④13

5、.(95年全国政治试卷)“满招损,谦受益”。这说明...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B.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C.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D.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14.(07高考政治江苏卷)“大智若愚”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要把握好事物的度B.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C.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D.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具有复杂性15.(04年江苏政治试卷)“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D.物质

6、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16.(04年江苏卷)哲学上讲的“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体现了事物矛盾双方A.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B.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D.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排斥17.(00年全国卷)“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主要是因为A.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B.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C.经验有直接的和间接的D.本质是眼睛看不见的东西18.(03年春季试卷)"耳听为虚"的错误是A.否认经验有直接和间接B.把读书和实践割裂开来C.否认间接经验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D.认为认识分感

7、性和理性19.(04年江苏文科综合试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体现的哲理主要是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运动和静止的关系C.原因和结果的关系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20.(04年两广政治卷)“入国问禁,入乡问俗”体现的道理是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②尊重社会的客观规律③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④尊重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差异性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③④21.(99广东政治试卷)俗语说:“花在林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A.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B.局部的性质和意义的体现

8、离不开整体C.既要统观全局,又要照顾局部D.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2.(02年广东、河南高考卷)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揠苗助长,苗枯田荒。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23.(87年全国卷)“居安思危”这句话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的矛盾着的双方是相互排斥的B.事物的矛盾着的双方是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D.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