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活血颗粒治疗帕金森病临床探究

补肾活血颗粒治疗帕金森病临床探究

ID:34036262

大小:55.2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3

补肾活血颗粒治疗帕金森病临床探究_第1页
补肾活血颗粒治疗帕金森病临床探究_第2页
补肾活血颗粒治疗帕金森病临床探究_第3页
补肾活血颗粒治疗帕金森病临床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补肾活血颗粒治疗帕金森病临床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补肾活血颗粒治疗帕金森病临床探究摘要: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颗粒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双模拟对照试验,将88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补肾活血颗粒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补肾活血颗粒组服用补肾活血颗粒加西药安慰剂;对照组服用美多巴及中药安慰剂。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和中医证候量表的积分变化。结果补肾活血颗粒组治疗后UPDRS评分为(51.2±5.7)分,与治疗前(55.3±6.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o由UPDRS量表计算其进步率,补肾活血颗粒组为77.8%,对照组为81.4

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活血颗粒组治疗后中医证候量表评分为(19.2±3.2)分,与治疗前(23.5±3.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5疗效标准通过计算2组患者UPDRS量表治疗前后的积分变化评价其进步率[10]o进步率(%)=(治疗前分数-治疗后分数)/治疗前分数X100%o以UPDRS量表评分治疗后相对于基线下降230%为有效。通过计算2组患者中医证候量表治疗前后的积分变化评价其有效率。采用尼莫地平法[11],计算公式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X100%。证候积分减少60%〜90%者为显效,证

3、候积分减少30%〜59%为有效,证候积分减少10%〜29%为改善,证候积分减少不足10%为无效。有效率(%)=(显效+有效+改善)/总例数X100%o2.6统计学方法应用CHISS统计软件包。计量数据以一x土s表示,方差齐、数据成正态分布者,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的方法;如数据分布非正态,或方差不齐,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设显著水平a=0.05,假设检验均采取双侧检验。3结果3.1一般资料分析共纳入患者88例。补肾活血颗粒组45例,其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51〜78岁,平均(62.1±8.0)岁;病程1〜10年,平均(5.

4、7±4.1)年,Hoehn-Yahr量表分级为(2.0±0.7)级。对照组43例,其中男32例,女11例;年龄50〜80岁,平均(63.6土&1)岁;病程1〜11年,平均(6.3±3.9)年,Hoehn-Yahr量表分级为(2.1±0,6)级。2组在性别、年龄、Hoehn-Yahr量表分级、病程及量表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22组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积分及进步率比较2组治疗后UPDR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疗效方面,治疗组有效35例,无效10例,进步率为77.8%;对照

5、组有效35例,无效8例,进步率为81.4%o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2组中医证候量表积分及有效率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量表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补肾活血颗粒治疗PD临床效果良好。在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方面,治疗后补肾活血颗粒组中医证候量表积分与治疗前比较,P[5]HoehnMM,YahrMD.Parkinsonism:onset,progressionandmortality[J].JNeurol,1967,17(6):427.[6]OgdenJA,GrowdonJH,CorkinS.

6、Deficitsonvisuospatialtestsinvolvingforwardplanninginhigh-functioningParkinsonism[J].JNeuropsychiatry,1990,3(1):125.[7]陈生弟,乐卫东,陈先文.帕金森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50-252,286.[8]李敏,杨明会.补肾活血法对帕金森患者中医证候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2):2346-2348.[9]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7、91-94.[10]隆呈祥.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15(4):39-41..11]BaroneP,BraviD,Bermejo-ParejaF,etal.PergolidemonotherapyinthetreatmentofearlyPD:arandomized,controlledstudy.PergolideMonotherapyStudyGroup[J].Neurology,1999,53:573-579.[12]马龙•帕金森病分层治疗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

8、55,66.[13]陈生弟,乐卫东,陈先文.帕金森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66-267.[14]杨明会,李军艳,刘毅•系统论引领帕金森病治疗思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