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复习试题无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复习试题无答案

ID:34042031

大小:127.1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3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复习试题无答案_第1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复习试题无答案_第2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复习试题无答案_第3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复习试题无答案_第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复习试题无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复习试题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第三单元复习试题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数次调整。请按时间先后顺序给下列事件排序①人民公社化运动②农业合作化③土地改革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C.③②①④D.③④②①2.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两个"体制〃分别是A.人民公社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计划经济体制、多种所有制并存体制D.

2、混合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此语总结的是A.“一国两制”的构想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C.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4.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会义召开后不久,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彫响世界。”外电评论的是()A.^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

3、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5.以下关于新中国成立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评述中,正确的是()①前者结束了旧时代后者结束了错误方针②前者开启了新纪元后者开创了新时期③前者开创的事业为后者提供了宝贵经验④后者是对前者开创事业的继承与发展A.①②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B.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C.提出了与时俱进D.决定平反冤假错案7.邓小平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

4、,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A.中共七大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共十五大D.中共彳-一届三中全会8.对联折射了社会生话,有看鲜明的时代特色。以下对联反映的事件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C.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D.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跟来9•阅读表格,你认为人均口粮和人均收入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时间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收入1976年35000斤230斤32

5、元1979年132300斤800斤200元A.人民公社的建立B.生产方式的改革C.土地改革的完成D.科学技术的进步10.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有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其屮“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指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11.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2016年3月20日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说:“我国1978年GDP折合美元仅仅为3650亿元,而2015年GDP折合美元则达到10.86万亿元.”我

6、国GDP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劳动力资源充足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城市化速度加快D.实行改革开放1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上确立的党在新吋期的思想路线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平反冤案、纠正错误图I芻豳錢团13.有关图1所示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②体现了中共“十四”大精神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推行的是股份制④是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的成果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4.

7、“沐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春风,徐叔华成为了农业专业户,他还带领全村走上了致富之路材料所述不能说明()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受农民欢迎B.徐叔华走上了一条专业化发展道路C.农村改革后乡镇企业发展迅速D.农村改革是农民的致富Z路15.“为了吃饱肚皮,冒上杀头的风险,这是时代的荒谬,却是普通人跃上历史浪尖的荣光.一纸惊世骇俗的契约,十几个庄严的血指印,宣告一个尊重人性尊重常识的时代到来了,亿万农民从此告别饥饿.”上述文字描述的对象是()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贫苦大众B.培育杂交水稻的袁隆平团队C.研制“两弹一星

8、”的科研工作者D.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普通农民16.16.读题16表:《香港转口贸易的主要市场及比率(1971-1991年)》。表中中国内地“比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71年(比率)1981年(比率)1991年(比率)日本(18.9%)中国内地(19.3%)屮国内地(28.7%)新加坡(11.6%)美国(11.5%)美国(20.9%)印尼(9.1%)印尼(10.2%)德国(6%)题16表A.“科教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