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东北侏罗纪陆盆的沉积建造及构造旋回

赣东北侏罗纪陆盆的沉积建造及构造旋回

ID:34048356

大小:201.5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3

赣东北侏罗纪陆盆的沉积建造及构造旋回_第1页
赣东北侏罗纪陆盆的沉积建造及构造旋回_第2页
赣东北侏罗纪陆盆的沉积建造及构造旋回_第3页
赣东北侏罗纪陆盆的沉积建造及构造旋回_第4页
赣东北侏罗纪陆盆的沉积建造及构造旋回_第5页
资源描述:

《赣东北侏罗纪陆盆的沉积建造及构造旋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7/’/一第19卷第3期中国区域地质Vol19.No32000年8月REGIoNALGEOLOGYOFCHINAALLg,2000赣东北侏罗纪陆盆的沉积建造及构造旋回黄其胜,赵来时P国地夏雨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提要:阐述下侏罗统林山组、中侏罗统罗坳组、上侏罗统至下自垩统武夷群的建造类型及建造序列.总结了侏罗纪陆盆的发展阶段:本区中生代构造运动划分为3个亚旋回:印支亚旋回(分为I幕金子运动.Ⅱ幕南象运动)、早期燕山亚旋回、晚期燕山亚旋回;4个构造幕.尤以燕山Ⅲ幕最为剧烈,使本医地势由东升西降关键词生:中囝分类号:P5421100O一3967(2

2、0o0)03—0265—07赣东北指江西省上饶地区,包括上饶市、上饶县、横峰县、广丰县、玉山县、铅山县、弋阳县。本文原始材料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区调所上饶图组1:5万8幅联测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以及中国地质大学地学院古生物教研室中生代陆相地层队。1中生代地层系列本文论述的中生代地层特征与下扬子地区基本一致。三叠纪为海相、海陆交互相,晚三叠世以后陆相地层分布广泛。圭蜂群(Ki):紫红色●砂砾岩多旋回沉积,下部旋回粉砂岩内含恐龙蛋Oolithe~elongatus及虚骨龙r类骨片化石约5000m⋯一不整合⋯一赣州群(K2):紫红色夹灰绿色碎屑岩为主,夹多层玄

3、武岩、伊丁玄武岩⋯~不整合⋯一武夷群(Ki—J3)石溪组(K1):紫红色砂砾岩与粗面质流纹质火山碎屑岩,顶部河湖相砂泥岩古淡水生物化石约2000m⋯一不整合⋯一鹅湖岭N(J;):主要为火山喷发相,中酸性火山喷发岩夹沉积岩透镜体多旋回性沉积>242m——整合——打鼓顶-N(J;):紫红色、灰绿色砾岩夹火山碎屑岩,古动植物化石:双壳粪Ferganoconchasp.,Naka收藕日期:1999—03—05基叠项目:国家计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江西上饶1:5万8幅图莲感联测。作者简介;黄其牲(1937一),教授.从事地层古生物学、地质学、矿产地质与区域地质的教学、

4、科研和生产。中国区域地质2000mummso..植物Otozamite~so..Cupressi~dadussp.等413m⋯⋯⋯区域性假整合⋯⋯⋯一罗坳组(J2):紫红色夹灰黄绿色中薄层砂岩、粗粉砂岩为主韵律组合.上部为水退序列.曲流河沉积;下部为水进序列,含自流井真叶肢介组合⋯373.4m⋯区域性假整合⋯一林山组(J1):分上部(3、4、5段)、下部(1、2段)⋯5段:砂岩夹泥岩.下部含煤.富含生物化石,上部出现紫红色砂泥岩夹层17225m4段:灰绿、灰黄色堍状泥岩22350m3段:碎屑岩含煤段,含生物化石,底部砂砥含硅化木32336m2段:灰白、灰红

5、色堍状、纹带状泥岩.含植物化石14172m1段:砂砥岩.顶部夹煤线20303m⋯⋯⋯⋯假整合⋯⋯⋯⋯·安源群(T3):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富含双壳化石Bakevelliasp,Baker,el/o/des,植物化石有Ptilozamitessp..Anthrophyopsisso.等>23000m扬家组(1"2):海相碎屑岩.仅见于铅山县⋯⋯⋯⋯-假整合⋯一大冶组(T1):浅海碎屑岩、碳酸盐岩相.含双壳类Ctaraiaso..菊石类Ophicerassp等>1257m2沉积建造主要类型【2J(1)类磨拉石建造:较为稳定的地台区,经历一次强烈构造升降运动后的

6、产物。地形起伏大,山势陡峻,差异分化明显,植被稀少,沉积物近源区,搬运、堆积速度快,为辫状河或短急河流携带,位于盆地边缘或山麓前缘,常发育各种类型沉积扇体,是一套河流相、洪积相堆积。如林山组底部洪积扇砂砾岩,打鼓顶组底部洪积扇河流相砂砾岩。(2)内陆湖沼含煤建造:发育于潮湿、半潮湿气候带,降水量大,温差小,地势夷平,湖沼遍布,化学风化为主。富含高岭石、菱铁矿结核。植被发育,多为喜湿热的蕨类及喜热的苏铁植物。动物多为淡水双壳类、叶肢介类、介形虫类、昆虫类、鱼类,有机质含量高易成煤。除了湖泊、沼泽发育外,网络性河川水系长年发育,发育三角洲平原相,通常形成一套辫

7、状河三角洲或湖泊三角洲体系,多数为细碎屑砂泥沉积及古河床砂砾沉积,如林山组3段和5段下部。(3)内陆湖泊砂泥岩建造:盆地稳定下沉阶段的产物。沉降速度大于沉积速度,沉积物远离物源区,欠补偿状态,沉积物趋于饥饿状态,通常有浮游生物及薄壳双壳动物,少量异地埋藏耐磨性植物枝叶碎片,是陆相层序地层划分对比标志之一。沉积物通常为泥岩、粉砂岩.偶见水下分流河道扁豆状、似层状砂体。如林山组2段、4段。(4)内陆平原碎屑岩建造:盆地发育后期由下沉转为上升,沉降速度与沉积速度近持平状态。地形平坦,趋于三角洲平原,河川网络水系发育,沉积物主要是细砂、粉砂,少许泥质,厚度不大,植

8、被中等程度,有壳质较厚的双壳类,少许植物枝叶化石,如林山组5段中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