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与教育艺术精选

教育心理与教育艺术精选

ID:34049589

大小:2.80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3-03

教育心理与教育艺术精选_第1页
教育心理与教育艺术精选_第2页
教育心理与教育艺术精选_第3页
教育心理与教育艺术精选_第4页
教育心理与教育艺术精选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与教育艺术精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青少年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美好心灵的开拓者,情感的培育者,意志的锻炼者,人格的塑造者。人类世界需要艺术,优秀的艺术品可以丰富生活,净化心灵,陶冶性情,唤起人们内心崇高美好的思想感情。教育是育人的工作,是雕塑人美好心灵的工作,是打开人心灵之门的工作,而艺术是“敲门”的工作。敲门,不能生硬地敲,蛮横地敲,只有轻柔地敲,耐心地敲,心灵之门才能打开。古人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育艺术就是在准确把握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抓准教育契机

2、,运用教育技巧,调动艺术手段,坚持巧妙疏导,生动活泼地开展工作,恰如其分、独具匠心地处理各种棘手的问题。具体来讲就是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变围追堵截为巧妙疏导,变一暴十寒为细水长流,变简单粗暴为精雕细刻,变疾风暴雨为和风细雨,变操之过急为循序渐进,变耳提面命为拨动心弦,变生硬呆板为循循善诱,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代替逆耳的训斥。教育艺术使教育工作更富有魅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赏心悦目的效果,可以使教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要想掌握教育艺术,必须锻炼出一双善于发现艺术的慧眼,拥有一颗热爱艺术、追求美好的心。2心理茶坊21学生的心

3、你懂吗?当教师为学生听不进自己的谆谆教导而苦恼时,是否应当反思:我们的良苦用心学生明白吗?我们的“教育要求”成为学生的心理需要了吗?怎样才能将我们的“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心理需要呢?行为科学认为,人行为的动力源泉是其心理需要。学生只有从心里认为教育者是在帮助、爱护他,是为了他好,而不是想“控制”或“管住”他时,才会将教育者的教育期望、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内在需要,才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成为其成长的动力。所以,教育者应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研究学生的心理需要,并适时对其引导、教育、鼓励。结合当今少年儿童的特点,我们

4、发现,他们的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有一般的,也有特殊的;有浅层的,也有深层的。但他们的需要较多地集中在较高层次的心理需要上,具体分析如下:对爱的需要学生心灵深处,是一个千变万化、博奥精深的世界,要想接近它、了解它,必须捧出教育者的心来作通行证。教师以一颗赤诚的心去爱每一个学生,你会发现,学生需要的是无私的、无条件的爱,这种爱能给他安全感,对他有无条件的包容,没有侮辱、威胁和体罚,能让他拥有自信心和勇气,能帮助他勇敢地去冒险、去尝试、去克服困难战胜自我,是他们前进的心理支持。一个考试焦虑的学生在日记

5、里写道:“我坐在考场上焦虑地等待,终于老师捧着试卷走进了教室,老师的脸上是笑容,这笑容像温暖的阳光照在我心里,我愉快地答着题,那一次我考得最好。”学生是敏感的,教师的一个眼神、—个微笑,对学生都会产生重要的心理影响。因此,教师要常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问寒问暖。没有一个学生会拒绝教师善意的关怀。对尊重的需要这包括自尊与他尊两个方面。每个学生都有自尊的需要、上进的愿望和强烈的荣誉感。倘若教师不顾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要,学生一旦犯错,便采取打击、讽刺、挖苦等侮辱性手段,让其当众出丑,必然会使他们感到莫大的难堪,甚至无地自容

6、,遂产生自卑、逃避、反抗或逆反报复等不良行为。如,某男生常在课堂上淘气,教师当众骂道:“看你胖得像个猪,啥也不懂。”该生因此产生“我太胖”的强迫症,睡眠时把铅笔盒压在脸下以求减肥,并怨恨、敌视父母、教师,直至发展成精神病。对理解的需要学生需要理解,理解也是爱的体现。不理解学生,教育就无从下手,更谈不上收到好的效果。理解学生,才能从学生角度体验和思考,即使学生的行为是明显失当的,也要具体分析原因。学生没完成作业,可能是身体欠佳、一时贪玩或作业难度太大;学生破坏纪律,可能是想以此引起教师的关注;学生与教师发生冲突,可能是教师

7、本身的弱点引起的。若教师能宽容对待学生,分析其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因材施教,就能促进学生健42心理茶坊康成长。对玩乐的渴望有一定的玩乐时间是学生的权利。近年来,孩子为抗议家长逼迫自己学这学那而无暇玩耍,不惜自伤自残的案例不止一个。玩乐不是坏事,不是学习的天敌。如果爱玩是天性,会玩则需要技巧,要玩好、玩出点门道来不仅需要智慧,还需要一定的综合能力。学生玩陀螺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观察陀螺静止和转动时的变化,思考为什么?教师可以指导、鼓励学生自己看说明书、查阅资料,动手装配一些玩具。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玩,引导学生把玩乐与学习有

8、机结合起来,在玩的过程中体验动手动脑的乐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内化为持久的兴趣动力。通过玩,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认真、细致、耐心、塌实的良好性格品质。对成功的需要没有哪个学生不渴望成功,但由于种种原因,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有的学生遭受失败的煎熬,以至自卑、自暴自弃。在教学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