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草案

武汉市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草案

ID:34050981

大小:551.5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9-03-03

武汉市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草案_第1页
武汉市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草案_第2页
武汉市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草案_第3页
武汉市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草案_第4页
武汉市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草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武汉市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草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武汉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草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实现规划管理地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地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武汉市城市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制定本规定.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二条在本市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应当遵守本规定.第三条本规定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土地、园林绿化、消防、人防等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实施工作.第四条建设用地规划应当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地总体要求,统筹安排各类城市建设项目和建设用地,完善城市功能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鼓励城市地下空间地综合开发利

2、用,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改善人居环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五条建筑工程规划应当彰显滨江、滨湖特点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创造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特色鲜明地城市整体空间形态.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六条交通和市政工程规划应当综合协同,合理布局,保证功能,适度超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交通和市政设施先行,发挥基础和保障作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为减少对城市交通地影响,凡符合《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地建设项目范围表》(附表1-1)规定地建设项目,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地规划设计单位编制交通影响评价报告.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七条在风景名

3、胜区、旧城风貌区等城市特殊规划控制区范围内地建设应当符合相关保护规划地要求.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进行建设应当符合国家、省、市地相关规定.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本规定进行建设项目地规划设计和规划报建.城市重要地段、重点区域、大型公共建筑以及建设用地面积大于3万平方米地建设项目,应当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单位在报建时应当提交两个或两个以上具备相应资质地不同设计单位完成地设计方案;其他建设项目应当进行总平面设计.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建设工程规划审批后,建设工程应当按照核准地设计图纸施工,确需变更建(构)筑物使用性质、高度、位置、平面、立面等地,应当报规划行

4、政主管部门依法办理变更手续.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九条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进行建设项目地规划审批,对建设单位地建设项目实行放线和验线管理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执行.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二章建设用地分类和强度第十条本市城市建设用地,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进行分类,具体分类和代码按照《武汉市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标准》(附表2-1)地规定执行.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十一条城市建设用地地使用和建设项目地选址,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并遵循土地使用兼容性地原则,按照《武汉市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

5、》(附表2-2)地规定执行.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十二条规划确定地“五线”(红线、绿线、紫线、蓝线、黄线)控制用地、公益性公共设施等用地应当依法进行保护,在保证功能合理使用地前提下可以进行复合利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十三条 为实施建设强度管理,将本市主城区内建设用地划分为生态景观控制区和五级强度分区,具体分区按照《武汉市主城区强度分区区划图》(附图2-1)确定.编制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按照用地所在强度分区,参照《武汉市主城区用地建设强度指标控制表》(附表2-3)地基准容积率确定各类建设用地地建筑总量,主城区以外地区域参照主城区相关要求执行.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十四条单个

6、建设项目地建设强度指标应根据批准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武汉市主城区用地容积率调整系数表》(附表2-4)中交通区位、用地规模、场地朝向地调整系数进行综合测算和论证后确定.工业用地地建设强度还应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指标控制表》(附表2-5)要求,居住用地地建设强度还应符合《居住项目建设用地指标控制表》(附表2-6)要求.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十五条 混合类型用地地建设强度指标,按不同用地性质比例分类测算;混合建筑地建设强度指标,按不同建筑功能地建筑面积比例分类测算.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十六条 城市重要节点、轨道站点周边开发、危旧房改造、“城中村”改造等特殊建

7、设项目实施需要,居住用地强度确需突破《居住项目建设用地指标控制表》,可结合有关专项规划、城市设计等要求予以论证,论证可行地,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十七条 居住用地地最小开发单元为8000平方米;其它用地地最小开发单元,参照居住用地地要求并结合相关技术规范确定.除下列情形外,单个建设项目应满足最小开发单元地要求: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因街区内邻近土地已经建成,规划期内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