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墨天牛气味结合蛋白转录组测序分析及表达分析

松墨天牛气味结合蛋白转录组测序分析及表达分析

ID:34051636

大小:9.76 MB

页数:67页

时间:2019-03-03

松墨天牛气味结合蛋白转录组测序分析及表达分析_第1页
松墨天牛气味结合蛋白转录组测序分析及表达分析_第2页
松墨天牛气味结合蛋白转录组测序分析及表达分析_第3页
松墨天牛气味结合蛋白转录组测序分析及表达分析_第4页
松墨天牛气味结合蛋白转录组测序分析及表达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松墨天牛气味结合蛋白转录组测序分析及表达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论文题目:松墨天牛气味结合蛋白转录组测序分析及表达分析答辩委员会主席:粱韶辉教授答辩委员会成员:林欣大教授论文答辩日期:王华弟研究员万方数据目录中文摘要⋯⋯⋯⋯⋯⋯⋯⋯⋯⋯⋯⋯⋯⋯⋯⋯⋯⋯⋯⋯⋯⋯⋯⋯⋯⋯⋯.1ABSTRACT⋯⋯⋯⋯⋯⋯⋯⋯⋯⋯⋯⋯⋯⋯⋯⋯⋯⋯⋯⋯⋯⋯⋯⋯⋯⋯⋯⋯⋯⋯⋯⋯.3前言⋯⋯⋯⋯⋯⋯⋯⋯⋯⋯⋯⋯⋯⋯⋯⋯⋯⋯⋯⋯⋯⋯⋯⋯⋯⋯⋯⋯⋯⋯⋯⋯⋯⋯⋯.6第一部分松墨天牛的转录组测序⋯⋯⋯⋯⋯⋯⋯⋯⋯⋯⋯⋯⋯⋯⋯⋯8方法⋯⋯⋯⋯⋯⋯⋯⋯⋯⋯⋯⋯⋯⋯⋯⋯⋯⋯⋯⋯⋯⋯⋯⋯⋯⋯⋯⋯⋯⋯⋯⋯⋯⋯8结果⋯⋯⋯⋯⋯⋯⋯⋯⋯⋯⋯⋯⋯⋯⋯⋯⋯⋯⋯⋯⋯⋯⋯⋯

2、⋯⋯⋯11讨j仑⋯⋯⋯⋯⋯⋯⋯⋯⋯⋯⋯⋯⋯⋯⋯⋯⋯⋯⋯⋯⋯⋯⋯⋯⋯⋯⋯⋯⋯⋯⋯⋯⋯一18第二部分松墨天牛气味结合蛋白序列,结构分析⋯⋯⋯⋯⋯⋯⋯⋯19方法⋯⋯⋯⋯⋯⋯⋯⋯⋯⋯⋯⋯⋯⋯⋯⋯⋯⋯⋯⋯⋯⋯⋯⋯⋯⋯⋯⋯⋯⋯⋯⋯⋯⋯19结果及结论⋯⋯⋯⋯⋯⋯⋯⋯⋯⋯⋯⋯⋯⋯⋯⋯⋯⋯⋯⋯⋯⋯⋯⋯19第三部分松墨天牛气味结合蛋白基因的表达谱分析⋯⋯⋯⋯⋯⋯⋯31材料与方法⋯⋯⋯⋯⋯⋯⋯⋯⋯⋯⋯⋯⋯⋯⋯⋯⋯⋯⋯⋯⋯⋯⋯⋯31结果及分析⋯⋯⋯⋯⋯⋯⋯⋯⋯⋯⋯⋯⋯⋯⋯⋯⋯⋯⋯⋯⋯⋯⋯⋯36讨论⋯⋯⋯⋯⋯⋯⋯⋯⋯⋯⋯⋯⋯⋯⋯⋯⋯⋯⋯⋯⋯⋯⋯⋯⋯⋯⋯⋯⋯⋯⋯⋯⋯⋯⋯⋯⋯⋯..4l全文小

3、结⋯⋯⋯⋯⋯⋯⋯⋯⋯⋯⋯⋯⋯⋯⋯⋯⋯⋯⋯⋯⋯⋯⋯⋯⋯⋯⋯42参考文献(Reference)⋯⋯⋯⋯⋯⋯⋯⋯⋯⋯⋯⋯⋯⋯⋯⋯⋯⋯⋯⋯.43综述⋯⋯⋯⋯⋯⋯⋯⋯⋯⋯⋯⋯⋯⋯⋯⋯⋯⋯⋯⋯⋯⋯⋯⋯⋯⋯⋯⋯⋯⋯⋯⋯⋯⋯⋯⋯47万方数据温州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松墨天牛气味结合蛋白转录组测序分析及表达分析昆虫的嗅觉系统是一套非常精密的化学感受系统,能够精确地接收外界的化学气味,进而调控昆虫的各类生命活动,在昆虫的体内有蛋白通过与外界气味物质结合,将其传输到感受器,我们称之为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bindingprotein,OBP),它在昆虫嗅觉识别过程中有着举

4、足轻重的作用。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是松树的危害性极高的柱干类害虫,同时也是松材线虫病的媒介昆虫,每年都有大量松树受其危害,对生态环境具有严重的威胁。目的:现如今,人们对松墨天牛的认识尚不够全面,在NCBI登陆的信息量满足不了对其嗅觉识别机制的研究,因此我们对松墨天牛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筛选出来的气味结合蛋白进行初步研究,为深入研究松墨天牛化学感受机制,气味结合蛋白的功能以及开发新型防治技术奠定了基础。方法:1.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松墨天牛的核苷酸和蛋白序列,并从中筛选气味结合蛋白;2.运用Sing

5、alP分析信号肽,通过ClustalW做保守性分析,用ProteinDateBankPBD和Swiss.Model进行三级结构预测,利用MEGA5.1构建系统发育树;3.运用qPCR技术对松墨天牛气味结合蛋白发育及组织的表达谱进行检测与分析。研究结果及结论:1.通过华大基因公司对松墨天牛进行转录组测序,统计共组装获得72223个Contig,35601个Unigene,运用blastx比对蛋白数据库NR,Swiss.Prot,KEGG,COG,对获得的所有Unigene进行功能注释.我们从中筛选出33个可靠性高的气味结合蛋白,根据保守氨基酸残基Cys的数目和它们

6、的相对位置把它们划分至ClassicOBP属,Minus.COBP属,Plus.COBP属,AtypicalOBP属以及DimerOBP属,将它们与松墨天牛已知的气味结合蛋白进行比对,发现只有OBPl和OBP2在NCBI上有登录,蛋白登录号分别为ABR53888.1和AHA39267.1,剩余的都尚未被收录,此次测序完善了松墨天牛的转录组信息,扩展了松墨天牛气味结合蛋白的数目。万方数据温州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在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将筛选出的33个气味结合蛋白进行信号肽检测,发现大部分的气味结合蛋白在N末端都存在一段10-2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序列,它们指引着

7、气味结合蛋白在淋巴液中输送气味物质;通过ClustalW软件对这些气味结合蛋白进行比对,发现至少有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存在,运用在线工具ProteinDateBankPBD和Swiss.Model对它们进行3.D结构的模拟预测,半胱氨酸残基组成的二硫键将气味结合蛋白内的Q螺旋连接起来,支撑起了气味结合蛋白的三级结构,故这些气味结合蛋白在蛋白三级结构的层次上又具有相似性。将NCBI数据库中己登陆的昆虫气味结合蛋白序列同松墨天牛这些气味结合蛋白序列混编在一起,采用MEGA5.1软件邻位相连法(Neighbour.Joining)进行系统进化树构建,发现松墨天牛的气味结

8、合蛋白坐落在系统进化树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