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标准-转向梯形

汽车设计标准-转向梯形

ID:34053546

大小:210.4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3

汽车设计标准-转向梯形_第1页
汽车设计标准-转向梯形_第2页
汽车设计标准-转向梯形_第3页
汽车设计标准-转向梯形_第4页
汽车设计标准-转向梯形_第5页
资源描述:

《汽车设计标准-转向梯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機械CAD收集整理:http://bbs.jxcad.com.cn汽車技朮聯盟:johns_01E-mail:johns_01@163.com本資料來自網絡僅供參考使用,有涉及版權請來信告知刪除處理!转向梯形转向梯形有整体式和断开式两种,选择整体式或断开式转向梯形方案与悬架采用何种方案有联系。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案,必须正确选择转向梯形参数,做到汽车转弯时,保证全部车轮绕一个瞬时转向中心行驶,使在不同圆周上运动的车轮,作无滑动的纯滚动运动。同时,为达到总体布置要求的最小转弯直径值,转向轮应有足够大的转角。一、转向梯形结构方案分析1.整体式

2、转向梯形整体式转向梯形是由转向横拉杆1,转向梯形臂2和汽车前轴3组成,如图7—30所示。其中梯形臂呈收缩状向后延伸。这种方案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调整前束容易,制造成本低;主要缺点是一侧转向轮上、下跳动时,会影响另一侧转向轮。当汽车前悬架采用非独立悬架时,应当采用整体式转向梯形。整体式转向梯形的横拉杆可位于前轴后或前轴前(称为前置梯形)。对于发动机位置低或前轮驱动汽车,常采用前置梯形。前置梯形的梯形臂必须向前外侧方向延伸,因而会与车轮或制动底板发生干涉,所以在布置上有困难。为了保护横拉杆免遭路面不平物的损伤,横拉杆的位置应尽可能布置得高些

3、,至少不低于前轴高度。2.断开式转向梯形转向梯形的横拉杆做成断开的,称之为断开式转向梯形。断开式转向梯形方案之一如图7—31所示。断开式转向梯形的主要优点是它与前轮采用独立悬架相配合,能够保证一侧车轮上、下跳动时,不会影。向另一侧车轮;与整体式转向梯形比较,由于杆系、球头增多,所以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并且调整前束比较困难。横拉杆上断开点的位置与独立悬架形式有关。采用双横臂独立悬架,常用图解法(基于三心定理)确定断开点的位置。其求法如下(图7—32b):1)延长KBB与KAA,交于立柱AB的瞬心P点,由P点作直线PS。S点为转向节臂球

4、销中心在悬架杆件(双横臂)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当悬架摇臂的轴线斜置时,应以垂直于摇臂轴的平面作为当量平面进行投影和运动分析。2)延长直线AB与KAKB,交于QAB点,连PQAB直线。3)连接S和B点,延长直线SB。4)作直线PQBS,使直线PQAB与户QBS间夹角等于直线PKA与PS间的夹角。当S点低于A点时,PQBS线应低于PQAB线。5)延长PS与QBSKB,相交于D点,此D点便是横拉杆铰接点(断开点)的理想的位置。以上是在前轮没有转向的情况下,确定断开点D位置的方法。此外,还要对车轮向左转和向右转的几种不同的工况进行校核。图解方法

5、同上,但S点的位置变了;当车轮转向时,可认为S点沿垂直于主销中心线AB的平面上画弧(不计主销后倾角)。如果用这种方法所得到的横拉杆长度在不同转角下都相同或十分接近,则不仅在汽车直线行驶时,而且在转向时,车轮的跳动都不会对转向产生影响。双横臂互相平行的悬架能满足此要求,见图7—32a和c。二、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优化设计汽车转向行驶时,受弹性轮胎侧偏角的影响,所有车轮不是绕位于后轴沿长线上的点滚动,而是绕位于前轴和后轴之间的汽车内侧某一点滚动。此点位置与前轮和后轮的侧偏角大小有关。因影响轮胎侧偏角的因素很多,且难以精确确定,故下面是在忽略

6、侧偏角影响的条件下,分析有关两轴汽车的转向问题。此时,两转向前轮轴线的延长线应交在后轴延长线上,如图7—33所示。设θi、θo。分别为内、外转向车轮转角,L为汽车轴距,K为两主销中心线延长线到地面交点之间的距离。若要保证全部车轮绕一个瞬时转向中心行驶,则梯形机构应保证内、外转向车轮的转角有如下关系若自变角为θo,则因变角θi的期望值为现有转向梯形机构仅能近似满足上式关系。以图7—33所示的后置梯形机构为例,在图上作辅助用虚线,利用余弦定理可推得转向梯形所给出的实际因变角θi′为式中,m为梯形臂长;γ为梯形底角。所设计的转向梯形给出的实

7、际因变角θi′,应尽可能接近理论上的期望值θi。其偏差在最常使用的中间位置附近小角范围内应尽量小,以减少高速行驶时轮胎的磨损;而在不经常使用且车速较低的最大转角时,可适当放宽要求。因此,再引入加权因子ωo(θo),构成评价设计优劣的目标函数f(x)为将式(7—24)、式(7—25)代人式(7—26)得式中,x为设计变量,θomax为外转向车轮最大转角,由图7—33得Lθ=arcsinomaxDmin−a2式中,Dmin为汽车最小转弯直径;a为主销偏移距。考虑到多数使用工况下转角θo小于20°,且10°以内的小转角使用得更加频繁,因此取

8、建立约束条件时应考虑到:设计变量m及过小时,会使横拉杆上的转向力过大;当m过大时,将使梯形布置困难,故对m的上、下限及对γ的下限应设置约束条件。因γ越大,梯形越接近矩形,f(x)值就越大,而优化过程是求f(x)的极小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