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浅谈穆斯林的风俗习惯

讲义—浅谈穆斯林的风俗习惯

ID:34054980

大小:9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03

讲义—浅谈穆斯林的风俗习惯_第1页
讲义—浅谈穆斯林的风俗习惯_第2页
讲义—浅谈穆斯林的风俗习惯_第3页
讲义—浅谈穆斯林的风俗习惯_第4页
讲义—浅谈穆斯林的风俗习惯_第5页
资源描述:

《讲义—浅谈穆斯林的风俗习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穆斯林的风俗习惯伊斯兰教(Islām)是与佛教、基督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其复兴者和传播者为先知穆罕默德。中国旧称天方教、清真教或回教。伊斯兰一词来自阿拉伯语“和平”,原意为顺从,即顺从真主意志的宗教。主要传播于西亚、北非、中亚、南亚、东南亚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欧、北美、非洲等地区迅速传播,是最有活力的世界性宗教之一。穆斯林不分肤色、语言与民族,体现平等大同的伊斯兰精神。信仰伊斯兰的人即被称为穆斯林。中国穆斯林一般自称穆民。皈依伊斯兰的手续极为简便,任何人只要在洗完大净后诚心诚意地诵念一遍清真言和作证言,即被认为是穆

2、斯林。清真言的内容是:“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作证言的内容:“我作证万物非主,唯有真主,我又作证,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据联合国有关机构提供的数据,全世界穆斯林人数2009年已达15.7亿人。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十个民族,他们分别是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一、什么是民族风俗习惯,民族风俗习惯有哪些特点?民族风俗习惯,指的是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生产、居住、饮食、衣着、婚姻、丧葬、节日、庆典、宗教、礼仪等物质文化生活上的共同喜好、习尚和禁忌。风俗习惯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

3、逐渐形成的,也是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不断变化的。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建立在这个民族的生活条件上的。由于我国各民族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条件不同,因而所形成的风俗习惯存在着很大差异,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稳定性。任何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是一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它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自然根源。只要民族存在,反映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的风俗习惯就会长期存在。而且,民族风俗习惯的变化往往落后于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发展变化。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蕴藏着一个民族浓厚的共同心理感情,例如: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饰,尽管住在不相连接

4、或甚至相距千里之外,一旦聚会在一起,看到穿戴自己民族服饰的人,就会感到十分亲切;各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歌舞和节日,每逢节日,大家很自然地盛装歌舞,沉浸于节日的欢乐之中。这种深厚的民族共同心理感情,具有民族内部的稳定性。(2)群众性和社会性。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为整个民族所共有,而且世代相传,渗透到这个民族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和生活的各个角落,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深刻的社会性。各民族的习惯是各民族在长期社会历史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因而必然会对这个民族社会发展阶段的各个方面都留下深刻的印记。我国少数民族由于到新中国成立前还不同程度地分别处于原始社会末

5、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其风俗习惯不可避免地残留着这些历史的痕迹。(3)民族性和敏感性。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方面的一种反映,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历史和文化传统、心理素质和思想感情以及道德准则、宗教观念等。民族风俗习惯一经形成,即为全民族所公认和遵守,并成为代表民族的标志之一。因此,在各民族的相互交往中,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关系中一个极其重要和敏感的问题,需要慎重对待。(4)地域性。在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为适应居住地区自然的、地理的、气候的条件和经济条件而形成的,反映了地域性的

6、特点。如在居住方面,我国北方较寒冷、风沙大,当地农区的少数民族多住土木结构和石木结构的房屋,房顶低矮微斜,有利于保暖和御防风沙。南方较炎热、雨水多,当地少数民族的住房多为杆栏式的,分上下两层的吊脚楼,建筑材料一般为木材和竹子,房顶高,既通风凉快,又可防洪、防潮。从事畜牧业的民族,为适应畜牧业生产的特点,多住蒙古包和帐篷。在服饰方面,生活在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的差别很明显,北方少数民族多穿皮的、棉的长袍和靴子,南方少数民族则多穿单衣或短袖上衣、短裤和裙子,脚穿拖鞋、凉鞋;在饮食方面,牧区的少数民族多吃牛羊肉和奶制品,喝奶茶和酥油茶,农区的少数民族则喜吃面食和大

7、米。穆斯林的婚礼穆斯林结婚必须男女双方自愿,并征得父母同意,必须有证婚人到场,男方一次性给女方一定数量的聘金。结婚双方必须以共同的信仰为基础。早期穆斯林可同时娶四位妻子,但伊斯兰并不提倡多妻制,且对娶四妻要求极为严格。伊斯兰原则上不倡导一夫一妻制。中国穆斯林结婚仪式由阿訇主持,阿訇先询问双方是否同意,接着念“尼卡哈”(主婚经文),最后把事先准备好的核桃、红枣撒给亲属,婚礼就此结束。迎亲与送亲要互赠“份子”(喜钱),有的地方也有闹新房的习惯。结婚当天置办筵席款待宾客,一般都是九碗一盘端或十三花(8个行菜,5个佐菜)。亲友赠送礼钱、礼物祝贺。穆斯林的葬礼在人弥

8、留之际,近亲属要在枕旁默念“克里麦团依拜”(即“清真言”)的经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