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卷

ID:34056853

大小:254.4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03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卷_第1页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卷_第2页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卷_第3页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卷_第4页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单元章末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图是一幅民国四年的讽刺漫画:带着清朝乌纱帽,象征着帝王的龙,用其爪子钳住了象征着新生民国的年轻人。这幅漫画反映了()A.清朝残余势力卷土重来B.共和制度深得民众支持C.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要性D.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2.梁启超在《变法通议》屮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目的是()A.证明中国进行政治变革的必要性B.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

2、败的原因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屮国富强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3.有学者认为,康有为颠覆了儒家的正统经学史学,这己经预示着后面将有更加猛烈的风潮,不仅包括政治革命,而且包括社会革命和文化革命。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A.激进变法有助于革命思潮的萌发B.清王朝的合法性遭到维新派怀疑C.维新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D.维新变法更有利于推进社会进步4.鸦片战争前,在外交文书的问题上,屮英之间有着长期的冲突,清政府坚持用“禀”“谕”的体制(英国官员用下对上的“禀”,清政府官员用上对下的“谕”),而英国主张用平行的照会文书。1842年《南京条约》

3、规定,中英之间“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这个变化反映出()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B.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涌现C.传统的华夷观受到冲击D.中英两国开始平等交往1.李大钊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指出: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的革命。上述认识的得出,主要是由于李大钊()A.最早举起社会主义大旗B.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C.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D.站在中国共产党的立场2.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

4、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B.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3.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说:“孔子之说,亘古常新……如布帛菽粟不可离。”其根本目的在于()A.压制民主科学思想B.恢复儒家思想统治地位C.弘扬民族传统文化D.为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梁启超曾这样评价洋务派:“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据此可判断出他()A.反对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B.主张发动民众来抵抗外来侵略C.已认识到洋务运动的缺陷D.要求同西

5、方建立平等外交关系9.有史学家评论道:“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來。”此观点强调了“中体西用”()A.符合当时的国情B.可以挽救民族危机C.是理想的救国方案D.具有一定的落后性10.中国近代某著作有如下内容:王者往,君者群,扎弓有学者认为该著作“完全推翻了孔子'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旧偶像,而以资本主义新文化的思想材料改铸孔子形象。”该著作的作者应为()A.魏源B.李鸿章C.康有为D.陈独秀11.新文化运动是屮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英依据包

6、括()①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④宣传马克思主义,使新文化运动进入新的时期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五四运动前后,社会发展风云激荡,各种新思潮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经历着空前的解放和变换。某民意测验机构在北京大学学生中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学生选出一位在五四运动时期贡献最大的人物,结果下列四位人物得票相近。你认为对五四运动后社会思潮影响最大的应是()9.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如此普遍的阅读到白话文,新文化运动中的两篇文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们是()A.《文学改良刍议》和《

7、文学革命论》B.《海国图志》和《狂人日记》C.《庶民的胜利》和《文学革命论》D.《孔子改制考》和《文学改良刍议》10.历史学家杨奎松在《中间地带的革命》中指出:“长期苦于专制和武力之害,渴望和平与平等的大批屮国知识分子,对于暴力、专政等等,往往有着一种本能的反感……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在俄国诞生之后……是一向主张平等调和并反感专制压迫的广大中国进步知识分子所深恶痛绝的。”这说明五四运动Z前()A.十月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甚微B.知识分子希望用温和的方式改造社会C.知识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全面D.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11.

8、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A.自强与求富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