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色谱非抑制法测定草甘膦中的胺及异丙胺

离子色谱非抑制法测定草甘膦中的胺及异丙胺

ID:34062904

大小:17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3

离子色谱非抑制法测定草甘膦中的胺及异丙胺_第1页
离子色谱非抑制法测定草甘膦中的胺及异丙胺_第2页
离子色谱非抑制法测定草甘膦中的胺及异丙胺_第3页
离子色谱非抑制法测定草甘膦中的胺及异丙胺_第4页
资源描述:

《离子色谱非抑制法测定草甘膦中的胺及异丙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离子色谱非抑制法测定草甘膦中的胺及异丙胺摘要:本文采用离子色谱非抑制型电导快速测定草甘膦中的胺及异丙胺的含量。采用IonpacSCG1+SCS1阴离子分析柱分离,以电导为检测器。用去离子水稀释1000倍后直接进样。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胺及异丙胺具体很好的线性,和重现性,及较低的检出限。最低检出量0.17ug/l和58.5ug/l。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0-103%。关键词:离子色谱;农药;草甘膦;胺;异丙胺;非抑制引言草甘膦为内吸传导型广谱灭生性除草剂。主要抑制物体内烯醇丙酮基莽草

2、素磷酸合成酶,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酷氨酸及色氨酸的转化,使蛋白质的合成受到干扰导致植物死亡。由于草甘膦原药的水溶性差,必须加工配制成铵盐、异丙胺盐等草甘膦盐类才能溶于水使用。而农业部对按草甘膦铵盐和草甘膦异胺盐名称登记的产品,标示的有效成分是指草甘膦铵盐的含量。因而通过测定成品草甘膦铵盐及草甘膦异丙胺盐中铵以及异丙胺的含量,从而可以换算为相应盐的含量。这对于生产草甘膦农药的厂家的质量控制以及反应工艺过程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http://www.sepu.net/Shop/Product/Pr

3、oduct_193965.shtml以往文献中报道对于草甘膦铵盐和异丙胺盐含量的测定,一般是先用特定的方法测得草甘膦的含量,再转换成草甘膦铵盐和草甘膦异丙胺盐的含量。对于草甘膦含量的测定,已有薄层层析法[1]、分光光度法[2]、气相色谱法[3-4]、高效液相色谱法[5-7]等方法,其中对采用气相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含量的研究较多。由于草甘膦极性很强,无论是采用气相还是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测定,都需要进行衍生,但衍生化需要用到对人体可能有潜在危害的试剂,同时测定步骤复杂。也有人对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草

4、甘膦进行了研究,但容易受到一些共存的化合物和离子的干扰,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国内已有报道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草甘膦,从而间接得到草甘膦异丙胺盐的含量。但在实际的市场监测中,单单测定草甘膦的含量并无法知道此草甘膦水剂是草甘膦铵盐亦或者草甘膦异丙铵盐。因此上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国色谱网www.sepu.net在本文中建立了采用离子色谱非抑制型电导快速测定草甘膦铵盐以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中的铵以及异丙胺的含量,可做为草甘膦含量以及种类确认的手段。方法简便,测定结果的值稳定性高,干扰小,灵

5、敏度好。1.实验部分1.1仪器DionexICS2000离子色谱仪(美国Dionex公司);DS6电导检测器;Chromeleon6.8色谱工作站。1.2试剂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异丙胺以及氯化铵由杭州惠普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标准溶液均由1000mg/L的贮备液(置于4℃冰箱中)稀释配制,溶液均用18.2MΩ.cm的二次去离子水配制。样品为草甘膦农药生产厂家提供。图1.标准溶液样品色谱图Peaks(mg/L):1=氨(50ppm),2=异丙胺(100ppm)1.3色谱条件IonPacSCG(50mm×

6、4mm),IonPacSCS(250mm×4mm);25μL进样量;柱温30℃;流速:1ml/min;淋洗液浓度为3mM甲基磺酸。2.结果与讨论2.1方法的线性范围、精密度和最低检测限在所选的色谱条件下,各种待测离子分离度远大于1.50,能够很好地保证定量和定性。考察方法的稳定性是通过测定连续10针同一样品的各指数的相对标准偏差RSD。铵和异丙胺的峰保留时间的RSD分别为1.12%,峰面积的RSD值分别为2.14%,峰高的RSD分别为3.21%。表2待测离子的线性关系和检测限2.2样品测定和回收率

7、测定使用前面所说的色谱条件对真实样品中的铵和异丙胺进行测定。通过对比样品色谱图与标准溶液的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加标回收率也是这个实验考察的对象之一,铵和异丙胺的加标回收率为90%(表3),符合分析测试的要求。对于样品处理方面,样品稀释1000倍后直接进样分析即可。表3待测离子的加标回收率图2样品1稀释100倍的色谱图Peaks:1=铵,2=异丙胺图3样品2稀释1000倍的色谱图Peaks:1=铵,2=异丙胺3结论本文提出的方法以离子色谱非抑制电导法测定草甘膦铵盐以及草甘膦异丙胺盐中的铵和异丙胺,灵敏

8、度高,方法简便,分离时间短,可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控制及市场商品检验。参考文献[1]MelvinLRueppel.MetabolismandDegredationofGlyphosateinSoilandWater[J].Agric.foodchem.,1977,25(3):517–518.[2]李水清,叶森林.草甘膦在土壤中残留动态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6,3(1):123–125.[3]楼正云,朱国念,吴慧明.池塘水中草甘膦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J]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