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文撰写规范

课程论文撰写规范

ID:34064698

大小:53.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3

课程论文撰写规范_第1页
课程论文撰写规范_第2页
课程论文撰写规范_第3页
资源描述:

《课程论文撰写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程论文撰写规范一、排版1、页面设置:页边距上下左右各用2.4cm。2、行距:全部采用1.5倍行距。3、字体:除有规定的外,中文一律采用宋体5号字,英文、其他非中文符号及各类数字采用五号TimesNewRoman字。【正文中所使用到括号,采用宋体字样();英文摘要中括号使用英文字样(),其他的类似,如中文温度℃,英文温度°C,等等】4、页码:每页下端居中,全部采用阿拉伯数字排序,如1,2,3等,不要写“第1页”或“-1-”等。5、页眉:全部不加页眉。6、页面大小:全部采用A4纸。二、论文题目及作者栏1、题目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如题目太长,建议采用副标题。题目采用黑体4

2、号字居中放置。2、作者姓名栏:按年级专业(2013食品质量与安全)、姓名、学号依次写出,采用宋体5号字写出。三、摘要1、只需要写中文摘要,综述论文的摘要主要介绍论文的内容,在内容之前也可适当写一些背景方面的知识。(1)“摘要”两字用黑体五号字,和摘要内容放在同一行,不需单独占一行。(3)摘要内容字数为100~200字左右,用宋体五号字。(4)“关键词”三个字用黑体五号字,与摘要两个字左对齐。(5)关键词3~6个,宋体五号字,各关键词之间空2个字距(4个字符),不加标点符号。四、正文1、正文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以不超过15字为宜,题末不加标点符号。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字连续

3、编号,如:“1”,“2.1”,“3.1.2”,一律左顶格,后空一字距(2个字符)写标题。前言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意义,前言最后要论述本课程论文的主要内容。2、一级标题从前言起编,一律用黑体5号字,左顶格。二级标题用宋体5号字加粗,左顶格。三级标题用楷体5号字,左顶格。正文中的汉字一律用宋体5号字。3、各级标题与段落之间不留空行。4、图、表与正文之间上下各空一行。5、所有图都居中放置,图应有图题,放图下方居中,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图1,图号后不加任何符号,空1个字距(2个字符)写图题。图里面的字体和正文字体一致(中文用宋体,英文或数字用TimesNewRoman),字体大

4、小与正文字体相当或适当偏小。图题的字体也采用5号宋体。6、所有表格也居中放置,表应有表题,放表上方居中,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表1,表号后不加任何符号,空1个字距写表题。表一律采用三线表,上下两条线粗细均为1-1/2磅,中间线粗细为1/2磅。表格尽量不要分开两页,如分开两页无需写两个表题,直接在第二页表上方左侧写“续上表”。7、图题、表题与图、表之间不留空行。如果图表是引用文献的,应在图表下方列出资料来源。格式同参考文献,字体为宋体五号。8、文中参考文献标注格式:论文中凡是引用的地方一律要标注相应的参考文献,标注时一律采用方括号加数字以上标形式标注,数字请按参考文献出现

5、的顺序依次编排,如[1]、[2]。。。。。等。标注时如果出现参考文献的作者名,则标注在作者名的上方,如果没有出现作者名,在标注在所引用的句子末尾标点符号前,如:张三等[1]研究发现,吸湿等温线一般呈现“S”形。如果没有指出作者名,则这样标注:吸湿等温线一般呈现“S”形[1]。9、文中如果采用英文字母缩写的,应在第一次出现时就把英文的全称写出,如:GNP(GrossNationalProduct)。10、正文的最后部分为“结语”部分,主要归纳课程论文的主要论点(知识点)。11、在正文中论证论点时,建议按以下格式进行写作:首先对引用的图表中所反映的实验数据规律进行分析总结,

6、据此得出你的论点,最后再引用所学的知识对实验现象和论点进行讨论,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出现。五、参考文献1、“参考文献”四字用黑体4号字居中,字与字之间空1个字符。2、参考文献只列入在论文中引用的公开发表的主要文献,正文中没有引用的不要列入。3、各种参考文献格式如下:期刊:王丽霞,陆蒸,林启训,等.福云6号茶叶茶多酚氧化酶特性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8,23(1):213-215.HuangYY,MerjaE,EkholmP,etal.EffectofseleniumfertilizationontheSecontentofcerealgrains,flour

7、,andbreadproducedinFinland[J].CerealChemistry,1990,67(4):334-337.著作:吴箐,丁瑞兴.富硒茶与富硒土壤环境关系[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31-4316.DankwardtA.Immunochemicalassaysinpesticideanalysis[M].Chichester,UnitedKingdom:JohnWiley&SonsLtd.,2006:1-27.学位论文:余芳.富硒绿茶功能成分的抗氧化和抗肿瘤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