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开发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ID:34069027

大小:57.3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3

##开发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第1页
##开发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第2页
##开发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第3页
##开发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第4页
##开发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开发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开发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新型工业化”是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通过快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经济繁荣是地区经济快速崛起的一般规律。为准确掌握我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加强全区新型工业化建设,近日,区党政办公室会同经济发展局对园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形成如下报告:一、###开发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近年来,###开发区坚持新型工业化第一方略,加快产

2、业转型升级,推进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在稳增长中加速推进科技创新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稳中提质、稳中增效,使经济发展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成为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区、省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省低碳经济试点园区。(一)工业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积极推进经济国际化、新型工业化、产业集聚化,艰苦创业,埋头苦干,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2013年,全区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3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078.94亿元、工业增加值230.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9

3、0%和24.91%。2014年1-9月份,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904.83亿元、工业增加值189.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71%和15%。(二)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大力引进基地龙头型、环境友好型、科技创新型项目,在高端制造、现代物流、循环经济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近两年先后引进建设了必康新医药、华信塑业、融汇石英、东方雨虹等一大批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重大项目。投资120亿元的必康新医药综合体项目40万平方米生产区完工,即将设备安装,必康—DHL北亚物流分拨

4、中心建设顺利。投资200亿元的金属压延产业园、100亿元的国家级超仿棉及配套产业园区项目正全力推进。2014年1-9月份,全区共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43.57亿元,同比增长22.56%。(三)主导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着重在产业配套、完善产业链条上下功夫,促进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经过多年打造,逐步形成了以必康新医药为龙头的新医药产业;以华信塑业、斯尔克集团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以华宏特钢、八达重工为龙头的治金机械及装备制造产业;以###鲁花、卫岗乳品为龙头的绿色食品产业;以晋煤恒盛、蓝丰生化为龙

5、头的精细化工产业。(四)两化融合工作呈现新局面。认真落实中央“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战略决策,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工作。2012年成功创成“省两化融合示范区”,2013年又获批“省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实现了工业经济的升级转型,促进了全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目前区内“省两化融合试点企业”已达19家,企业100%接入局域网或互联网,园区两化融合程度走在全省前列。(五)科技创新能力再获新

6、提高。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引导企业加快创新能力和研发平台建设。融汇硅材料研究院成为省内首家设在企业的“千人计划”研究院。成立了斯尔克纤维、凯达石英、永诚化工、八达重工4家企业院士工作站,以及3家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7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开发区成为全省省级开发区中第一家“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苏北首批“省区域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六)工业节能降耗迈上新台阶。认真落实“环保优先”方针,积极引导企业推动资源循环式利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全区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达10

7、0%。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逐年提高,获批“省低碳循环试点园区”。花厅生物科技公司“三零排放”和“负能酿造”的做法和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二、新型工业化发展存在问题伴随着我区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的步伐,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与适应新形势下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经济总量偏小。我区地处苏北,工业发展相对滞后,虽然近年来工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是这种发展还仅仅是一种低水平上的增长,工业总量不大。2013年,全区纳税1亿元以上企业仅有2家。(二)产业层次不高。从产业结构来

8、看,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在全区工业经济中仍占有较高的比重,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虽然潜力巨大,但是发展仍需时日。(三)产业集聚度低。产业集聚效应还不明显,企业产业关联度低,产业链条短,上、下游产品生产配套能力不强,缺乏对地方经济的聚合和拉动力。(四)科技投入不足。受资金紧张影响,部分企业创新投入增长放缓,只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缺乏前瞻性的战略规划,重制造、轻研发,多采用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拼资源、拼设备、拼人力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三、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建议(一)工作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