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广韵》音系

第五讲《广韵》音系

ID:34075165

大小:77.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3-03

第五讲《广韵》音系_第1页
第五讲《广韵》音系_第2页
第五讲《广韵》音系_第3页
第五讲《广韵》音系_第4页
第五讲《广韵》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讲《广韵》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讲中古音系授课要点:①韵书的起源②《广韵》的由来及体例③《广韵》语音系统一、韵书的起源和发展中古汉语语音系统指以《切韵》《广韵》为代表的隋唐时期的语音系统。㈠韵书:韵书:韵书是按照韵编排的词典。形书:《说文》《字林》《玉篇》义书:《尔雅》韵书:《切韵》《广韵》20㈡韵书起源⑴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⑵原因 韵书出现的条件: 第一,具备将音节分析为声、韵、调三个部分。第二,具有科学实用的注音方法。汉末,孙炎《尔雅音义》第三,具有社会需求。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第一,中国和尚受到梵文字启发,懂得了将汉语音节

2、切分为声韵两部分。梵文:体文――辅音摩多――元音第二,沈约《四声谱》发现了平、上、去、入四声。20第三,诗歌发展,需要韵书。魏晋时期汉语诗歌的发展已经进入到对格律进行规范时期,象沈约永明体提出的“四声八病例”说,对诗歌的押韵和平仄都作了严格的规定,这就要求用韵书的方式对诗歌的用韵用字进行规范,提出一个大家可以遵循的标准。⑶《广韵》以前的韵书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韵书产生并蜂出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韵书。三国魏:李登《声类》――第一部晋代:吕静《韵集》――第二部南北朝:20阳休之《韵略》、夏侯咏《韵略》、沈约《

3、四声谱》沈约在汉语音韵学史上的贡献很大,首先发现了汉语具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的特点。二、《广韵》的由来及体例㈠《切韵》与《广韵》的成书过程:①隋代开皇年间,陆法言编写《切韵》,存在最早的韵书。②唐孙缅修补增订《切韵》,篹《唐韵》。③北宋陈彭年编修《广韵》,全称为《大宋重修广韵》,这是我国现在的最早的完整的韵书。㈡《广韵》的性质20 《广韵》虽编于宋代,只是对《切韵》加以充实扩充(“广韵”就是扩充《切韵》之意)。因此,《广韵》虽然编修于北宋,但它反映的仍然是《切韵》时代即隋代的语音系统,并不是北宋时期的语音系统。因

4、此,《广韵》音系就是《切韵》音系,即隋唐时期的语音系统。正因为如此,加之《切韵》一书已经佚失,后人实际上是利用《广韵》去研究《切韵》音系的,如清代音韵学家陈澧《切韵考》就是利用《广韵》研究《切韵》的,书名叫《切韵考》,实际上是《广韵考》。㈢《切韵》与《广韵》的主要不同之处:第一,收字不一样。封演《封氏闻见记》:《切韵》12158,《广韵》26194。第二,分韵不一样。《广韵》206韵,《切韵》20193韵,比《广韵》少13个韵,如:《切韵》真en、uen寒an、uan歌、u§《广韵》真en寒an歌§谆uen桓uan戈

5、u§第三,排列顺序不一样。《切韵》193韵有时排列得比较混乱,《广韵》进行了调整,如闭口韵在《切韵》中被打乱,覃、谈二韵被排在阳唐二韵之前,《广韵》则将所有的闭口韵都放到最后。《切韵》韵目之前没有序数,《广韵》则有序数,如平声“一东”“二冬”。第三,韵目名称也有不同之处,如《广韵》20“欣韵”,《切韵》称“殷韵”。㈣《广韵》的体例⑴分韵:《广韵》首先将收录的2万6千多个汉字分为206个大类,即206韵:平声57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⑵分卷:根据平上去入四声的顺序将全书分为5卷,其中平声字多,分为上平

6、声和下平声两卷,其它三声各一卷。⑶分小韵:将每一个韵所属的字按照声母、韵母、声调完全相同的原则分为若干个小韵,小韵和小韵之间用圆卷符号隔开。“小韵”20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同音字组。⑷每一个小韵中,在解释第一个字时,用反切注音,这个反切即是这个字的读音,也是该小韵所有字的读音。同时列出该小韵所收的字数,如果该小韵中的某个字除了这个共有的读音以外,还有其它的读音,则用“反切”或“直音”法在该字的下面注明该字“又音某”。如“一东”的“同”字下注“徒红切,四十五”,意思是说“同”字所属的小韵即同音字组共有45个字,这些字都念

7、“徒红切”,该小韵的“洞”字下注“又徒弄切”,意思是说“洞”字除了念“徒红切”以外,还念“徒弄切”,“徒弄切”这个读音只与“洞”有关,跟该小韵其它的字无关。⑸每一个字先解释意义,后注读音。20㈤《切韵》音系的性质:第一,单一音系说。认为《切韵》代表一时一地之音。唐末李涪《刊误.切韵》:隋代吴音。陈演恪:隋唐洛阳音。[法]马伯乐、[瑞典]高本汉:隋唐长安音。第二,综合音系说。认为《切韵》代表的不是一时一地之音。《切韵》包括有古音的成分。《切韵》音系中不仅有古音的成分,还有方音的成分。《切韵》基本上代表一时一地之音,但吸

8、收了一些方音和古音成分。《切韵》基本上代表的是隋唐时代的洛阳音,同时也吸收了南北方音的一些特点。20三、《广韵》音系㈠研究材料《广韵》音系的研究包括两个主要的内容:第一,整理音类,即声母和韵母系统;第二,构拟音类音值,即实际读音。整理《广韵》音系音类的材料是该书中的反切;构拟音值的材料主要有对音材料和方言材料。㈡研究方法:  陈澧《切韵考》“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