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皇帝评说 康熙评说

明清皇帝评说 康熙评说

ID:34086379

大小:71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3

明清皇帝评说  康熙评说_第1页
明清皇帝评说  康熙评说_第2页
明清皇帝评说  康熙评说_第3页
明清皇帝评说  康熙评说_第4页
明清皇帝评说  康熙评说_第5页
资源描述:

《明清皇帝评说 康熙评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标题落日的余晖学院健康管理学院专业班级药学121班学号2012213590姓名顾玥任课教师余清良《明清皇帝评说》课程作业(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杭州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编制标题落日的余晖摘要1、康熙帝对中国国家统一的影响2、康熙帝对中国封建体制的影响3、康熙帝对中国军事的影响4、康熙帝对中国文化的影响5、康熙帝对中国经济的影响6、康熙帝对中国对外关系的影响关键词辉煌延误康熙帝可以说是中国最后一位“千古大帝”康熙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所创盛世,是封建社会最后的盛世。他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对于他的溢美

2、之词已经是数不胜数,乱人眼球,他的丰功伟绩亦是人人皆知,相关的书籍文章和影视作品更是屡见不鲜。诚然,康熙帝在历史上是有大功绩大作为的,他北征沙俄,南平三藩,西定大漠,东收台湾;崇儒尊孔,封四大活佛,缓和民族矛盾,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从文明演变的角度看,康熙帝的过失也是非常明显的。近来,有一些学者认识到了之前对康熙帝过度赞美的问题,开始对康熙帝重新评价。他们从历史发展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指出了康熙帝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中国迈向近代化的步伐,对中国近代的落后与贫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然,作为一个人,康熙帝也会犯错。客观地说,康熙帝在位61年

3、,有功有过,而且功劳是主要的。下面,我便来简单的分析一下康熙帝的功过问题。1、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影响康熙大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是不可磨灭店的。首先,康熙帝在位期间组织了南削三藩,解决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而且在削藩期间重用绿营,也对缓和满汉矛盾有巨大作用。之后,康熙帝有收复了台湾,靖平了海疆,使台湾重新回到了中央政权的统一管辖,断绝了西方殖民者侵占台湾,进而侵略中国的愿望。之后,康熙帝平定了准噶尔叛乱,并且和平解决了西藏问题,粉碎了民族分裂势力和国外侵略势力分裂中国的阴谋,并且两次亲征雅克萨,打败了侵略中国东北疆域的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为中俄两国带来了

4、近两百年的和平,也基本确定了中国的版图。如果说秦始皇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造者,唐太宗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那么,康熙帝便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者,这一点毋庸置疑。2、对封建体制的影响从总体上讲,清朝的政治体制基本是沿袭了明朝的体制,中央高度集权,皇权高度集中,但是也有几点不同,有的是满族体制的沿袭,有的则是创新的。如首崇满洲之政策、八旗制度、其内部处理机要大政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保障满族主体统治的官缺制等。这其中隐隐约约有一点民主的气息,如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有一些制约作用。但是很明显,这种制约是仅限于统治集团内部的,这种制约的目的也只是更好的维护统治集团的利益,

5、均衡统治集团内部的利益,与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有天差地别,而且这种统治阶级内部的民主在康熙在位时也被不断削弱了。同时,清朝实行八旗制度,把人划分了三五九等,建立了严格的封建等级秩序,更加是强化了封建王权。康熙建立的南书房政治制度更是后来军机处的雏形;他创立的密奏制度也是被后来发展为密折制度,这两个后世鼎鼎有名的制度,被视为中国封建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总的来看,康熙执政期间,封建王权是不断加强的,而封建王权的加强进一步扼杀了人民的创造力,资本主义萌芽也被压制了,中国的发展便彻底停滞了。所以说,康熙帝以及在康熙的影响下的后几个君王执政期间,中国的封建王权是逐渐加强的,同时,封

6、建体制也走向了衰落。3、对于中国军事的影响首先是智擒鳌拜,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的不稳定因素,集中了军政权力,为后来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奠定了基础。之后,康熙平定了三藩,收复了台湾。在这两次战争中,康熙都中用了汉人,在平定三藩的战争中,康熙帝重用了由汉人组成的绿营,并且大胆启用了一大批汉将;在收复台湾时,清朝廷的水师便是由汉将施琅率领,水师广大将士也大多是汉人。这些事情不仅说明清朝廷重视汉人,也说明汉人开始认可请朝廷对中原的统治,这对于满汉关系的缓和,减少流血都是有很大作用的。而其后康熙帝两次出兵平定准噶尔叛乱,国内民族问题便大体解决了,此后近百年,国内便很少发生大型战争了。康

7、熙两次亲征雅克萨对中国的影响更为巨大。这两次战争打败了侵入中国北疆的俄国军队打败了,并且和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中俄两国的东部边界,并且为中俄两国带来了将近两百年的和平。这些,无疑是他的功绩,但是康熙在军事上的失误也是很明显的。首先,是对火器的轻视。在几次大的军事行动中,清军强大的火器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康熙帝也看到了这点,故而曾几次命人仿照和改进西洋火器。但是可怜和可悲的是,在大战结束后反而是在大战结束后限制了火器的发展,全国只有一个火器营,也就是5000人左右,这个规模比明代末期都要小得多,这简直不可想象。而且,康熙还将清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