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双周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双周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34094161

大小:145.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3-03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双周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双周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双周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双周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双周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双周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阅读以下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A.《孔子改制考》B.《海国图志》C.《天演论》D.《变法通议》【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的“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

2、有用之书”反映出该书的目的是制夷患,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学的是技术,内容多为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魏源的《海国图志》,因此选B。ACD都是学制度,所以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家•康有为、梁启超•《孔子改制考》【名师点睛】历史材料浩如烟海,你不可能完全理解每一个材料。如何去解决这一难题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不熟悉的材料中寻找熟悉的字眼,也就是寻找我们常说的核心词、关键词。一段材料,即使再生涩难懂,也总会有我们熟悉的个别字、词。而这些字、词,恰恰就是解题的金钥匙。掌握了钥匙,锁自然就打开了,所以说抓住核心词就是做历史试题的关键所在,例如本题的“夷患、夷情”等关键字眼

3、。2.鸦片战争后,姚莹写下《康輶纪行》,“冀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欲吾中国稍习夷事,以求抚驭之方耳”。该书的意义在于A.引起了清政府对边防问题足够的重视B.推动了清政府大规模近代化的实践C.拉开了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历史帷幕-18-D.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主动融入世界【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早期近代思想启蒙。结合所学知识,姚莹的《康輶纪行》提出要警惕英国对西藏的侵略,加强沿海及边疆的防务。他认为,英、法、美等国远离中国数万里,多年来研究中国,对中国的地理人事很熟悉,而我国对他们却没人了解,这是中国失败的原因。有感于此,姚莹在书中记载了不少有关英国、法国、俄罗斯、印

4、度等国的历史地理知识。因此该书的意义在于拉开了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历史帷幕,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该书并未引起清政府对边防问题的足够重视;B选项错误,依据史实可知,该书并未推动清政府大规模近代化的实践;D选项错误,依据史实可知,该书未使清政府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主动融入世界。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3.曾担任清政府驻英、法、俄国大使的曾纪泽认同“近今百年西人之富,不专在机器之创兴,而其要领专在保护商会”,他还主张“博心一志,自讲商务,上下同心,与洋人争利,然后可免坐困之弊”。下列史实能体现该思想的是A.禁烟运动与创办军事工业B.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C.“体用之争”与新文

5、化运动D.预备立宪与辛亥革命【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强调的是“保护商会、自讲商务”,而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均有商会、商务方面的内容,但五四运动、“体用之争”以及禁烟运动均无类似的内容,故排除ACD,选B。4.19世纪七八十年代,郑观应的《盛世危言》是鼓吹学习西方最负盛名的著作,但其开头一篇却是《道器》,大讲中学为道,西学为器。郑观应此举A.顺应了民族文化自卫心理的需要B.希望中国开始吸收和接受西学C.体现了独尊中华鄙夷外邦的观念D.试图回避以夷变夏的攻击锋芒【答案】D【解析】-18-晚清时期中国人的“天朝上国”和“夷夏之防”的观念仍然强烈,郑观应在《盛世危言》的开头一篇大讲中

6、学为道、西学为器,是为了防止出现针对西学的反对和批判,试图回避以夷变夏的攻击锋芒。故答案为D项。A项不是郑观应的目的,排除;B项不能说明郑观应如此安排的原因,排除;C项不符合郑观应的思想,排除。5.晚清政府尽管在经济改革上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激进和开放,但是在政治改革上则犹豫摇摆和缺乏远见。下列议论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A.“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B.“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C.“以筹饷练兵为急务,以恤商惠工为本源”D.“廓清积弊,明定责成,必从官制入手,亟应先将官制分别议定,次第更张”【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

7、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信息“晚清政府尽管在经济改革上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激进和开放”表明晚晴政府在西方列强侵略下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政治改革上则犹豫摇摆和缺乏远见”表明晚晴政府在洋务运动中的暧昧态度,故A项符合题干信息;B项未涉及政治改革内容;C项是经济形势;D项强调政治改革的优先地位,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考点:近代思想解放潮流•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思想【名师点睛】“师夷长技”的主张6.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陈独秀倡导“用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传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