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坳陷构造变形格局与演化过程分析_任建业

黄骅坳陷构造变形格局与演化过程分析_任建业

ID:34096355

大小:1.62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03

黄骅坳陷构造变形格局与演化过程分析_任建业_第1页
黄骅坳陷构造变形格局与演化过程分析_任建业_第2页
黄骅坳陷构造变形格局与演化过程分析_任建业_第3页
黄骅坳陷构造变形格局与演化过程分析_任建业_第4页
黄骅坳陷构造变形格局与演化过程分析_任建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骅坳陷构造变形格局与演化过程分析_任建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卷(Volume)34,期(Number)4,总(SUM)127页(Pages)461~472,2010,11(November,2010)大地构造与成矿学GeotectonicaetMetallogenia黄骅坳陷构造变形格局与演化过程分析1,2345111任建业,廖前进,卢刚臣,付立新,周江羽,祁鹏,史双双(1.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2.教育部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4;3.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天津300280;4.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大港分院研究

2、所,天津300280;5.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300280)摘要:本文以覆盖全区的3D和2D地震剖面的地质构造解释为基础,详细描述和分析了黄骅坳陷的基底和盖层结构构造及其演化,在黄骅坳陷基底内识别出了印支期东西向展布的大型褶皱-冲断构造和燕山主期NNE向展布的大型褶皱-冲断构造,认为黄骅坳陷中的歧口凹陷是在印支期古背斜的基础上经过新生代的伸展裂陷活动负反转而形成的断陷型盆地;确定出黄骅坳陷中、北区陆上新生代盆地结构表现为NE向延伸的、西北断东南超的多米诺式半地堑系结构,而在海域地区则表现为近东西向展布的规模巨大的复式地堑型结构;提出沧东断层延伸到黄骅坳陷中

3、的板桥凹陷的北部,其断距已经逐渐减小,并与北塘次凹西斜坡发育的茶淀断裂以构造转换带方式衔接。论文还以盆地内的大型断裂系统的活动性和盆地沉降史的定量分析为基础,将黄骅坳陷新生代同裂陷阶段划分出三个幕次的演化过程,并发现从裂陷Ⅰ幕到裂陷Ⅲ幕盆地的沉积-沉降中心经历了由南向北、由陆向海的规律性迁移。根据控制沉降中心迁移的构造应力场,结合区域渤海湾盆地的基本特征,提出斜向拉分盆地模式来解释黄骅坳陷,乃至渤海湾盆地孔店组-东营组沉积期间的发育演化机制。关键词:黄骅坳陷;歧口凹陷;沧东断层;拉分盆地;负反转盆地中图分类号:P542;P61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1552(

4、2010)04-0461-12黄骅坳陷是渤海湾盆地的一个重要含油气区实际应用价值。(图1),该坳陷的地质构造相当复杂,拉张裂陷和挤压隆升-侵蚀作用及交替的走滑变形与变位的演化1盆地前新生代基底结构和构造过程贯穿于盆地的整个地质构造发育历史。长期以1.1基底走滑断裂带来,该坳陷的构造样式、发育机制和演化受到广泛关注(吴永平等,2002;戴俊生等,1998;陆克政等,走滑断裂是盆地前新生代基底中最显著的构1997;漆家福等,2003;漆家福和杨池银,2003;谯造,其中兰聊断裂是黄骅坳陷基底规模最大的呈汉生等,2002;李三忠等,2004;杜旭东等,2000;NNE向延伸的一条走滑

5、断裂带,在区域重力和磁力王光奇等,2003;何书等,2008;郭兴伟等,2007),异常图上反映较为明显。该断裂带从黄骅坳陷南部成为我国研究含油气盆地构造系统的典型地区之的吴桥凹陷向南穿过德州凹陷,并继续向南延伸到一。本文以新的地震3D资料和钻井资料为基础,东濮凹陷中央低凸起的基底层系内。从吴桥凹陷向对黄骅坳陷进行整体的构造描述和形成演化过程分北延伸,经过孔店凸起,和北大港潜山高重力区和高析,所得认识不仅可以深化中国东部伸展盆地构造磁力异常区穿过,向北抵达塘沽一带。兰聊断裂进和演化的认识,同时对该区油气资源勘探预测也有入黄骅坳陷的表现,实际上是一个由多条走滑断裂收稿日期:201

6、0-07-1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089)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公司项目(DGYT-2007-JS-5315)。第一作者简介:任建业(1963-),男,博导,教授,主要从事沉积盆地分析教学和科研工作。Email:jyren@cug.edu.cn462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第34卷组成的走滑断裂带。地震剖面上基底岩系中的走滑的NE-NNE向构造与海域的NEE-近EW向构造过断裂系以负花状构造为特征,花状构造多终止于新渡的部位,同时断层的极性发生变化,即歧北和歧南生代底界。而沿岸带的走滑断裂表现为高角度的、凹陷的控盆边界断层港东断裂、南大港断裂断面倾具

7、有正断层位移性质的走滑断裂,控制了新生代地向向南,走向NE,而过沿岸走滑带到海域,近东西向层中的强制性挠曲褶皱(图2)。由于重力以及挠曲的歧东和歧中等断层转为倾向向北(图3)。沿岸断张裂作用,这些褶皱会被密集的重力滑脱断层破坏。裂带上方盖层内的一系列小型断裂呈右旋雁列展布新生代不同时期的火成岩沿着海岸带附近分布,在如张北断层浅层雁列的发育。基底走滑带是重要的基底NNE向走滑断裂带与其他方向断层相交部位海陆边界划分和海陆盆地构造变换的过渡地带,控火成岩尤为发育(图1)。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