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用户切换探讨.doc.doc

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用户切换探讨.doc.doc

ID:34097939

大小:24.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3

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用户切换探讨.doc.doc_第1页
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用户切换探讨.doc.doc_第2页
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用户切换探讨.doc.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用户切换探讨.doc.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用户切换探讨  论文关键词: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切换管理   论文摘要:低轨道(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是卫星距离地面500~1500km,运行周期2~4小时的卫星通信系统。铱系统、全球星系统及系统是地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最快的范例。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 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      低轨(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与中轨(MEO)和静止轨道(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1 由于具有更小的

2、信号衰减和更低的传播时延,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更有利于实现个人全球通信。LEO系统的路径传输损耗通常比GEO低几十分贝,所需发射功率是GEO的1/200-1/2000,传播时延仅为GEO的1/7~1/50,这对于实现终端手持化和达到话音通信所需要的延时要求是十分有利的。   1.2 蜂窝通信、多址、点波束、频率复用等技术的发展为LEO卫星移动通信提供了技术保障。   1.3 由于地面移动终端对卫星的仰角较大,天线波束不易受到地面反射的影响,可避免多径衰落。   1.4 它在若干个轨道平面上布置多个卫星,由星间通

3、信链路将多个轨道平面上的卫星联接起来。整个星座如同结构上连成一体的大型平台,在地球表面形成蜂窝状服务小区,服务区用户至少被一个卫星覆盖,用户可随时接入系统。   1.5 由于卫星的高速运动和卫星数目多,也带来了多普勒频移严重和星间切换控制复杂等问题。但不管怎样,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上述特点对于支持实现个人通信是有巨大吸引力的。      2 LEO卫星通信系统用户切换的一般过程      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卫星的高速运动,使得它的波束覆盖区也跟着移动,而波束覆盖区的移动速度远大于用户的

4、运动速度,因此,在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切换主要是由于卫星波束移动引起的。   对于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呼叫切换,通常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2.1 用户周期测量当前使用波束和邻近波束的导频信号或广播信道的信号强度的变化,以便确定它是否正在穿越相邻波束之间的边界或者处于相邻波束的重叠区内。   2.2 若用户进入相邻波束的重叠区,达到切换触发的条件,将开始启动切换过程。用户中止利用当前波束进行通信,等待分配信道利用新波束进行通信。   2.3 切换过程开始后,需要在新到达波束中为该用户按照一定

5、的信道分配算法进行信道分配,并在原先波束中释放使用的信道;如果采用了波束内切换或信道重安排,则原先波束还须按照呼叫结束后的信道重安排算法进行波束内的信道优化分配,进行必要的波束内分配。分配完成后,将数据流从旧链路转移到新链路上来,完成切换。      3 LEO卫星通信系统用户切换的种类      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用户切换可分为以下类型:   3.1 同一信关站和卫星的不同波束之间的切换   目标波束和现用波束在同一信关站和同一卫星内,该切换涉及两个波束的信道分配和修改同一信关站(不采用

6、星上交换)或卫星(采用星上交换)的交换路由表。   3.2 同一信关站不同卫星之间的切换   目标波束与现用波束不在同一颗卫星内、但在同一个信关站范围内,它涉及两颗卫星的信道分配;对于采用星上交换的体制,需要改变两颗卫星星上交换路由表;对于卫星透明转发的体制,需要修改信关站交换路由表。   3.3 不同信关站同一卫星的波束间的切换   目标波束和现用波束属于同一颗卫星,但属于不同的信关站,它涉及两个信关站之间的切换,包括信道分配、改变地面线路连接、位置更新、记费等,对于采用星上交换的卫星还需要改变其交换路由

7、表。   3.4 不同信关站不同卫星之间的切换   目标波束和先用波束属于不同的卫星且属于不同的信关站,它涉及两个信关站和两颗卫星之间的切换,信关站涉及信道分配、改变地面线路连接、位置更新、记费等问题,对于采用星上交换的卫星需要改变其交换路由表。  4 LEO卫星通信系统中用户切换目标卫星的选择准则      在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切换控制中,切换的目标卫星的选择策略对切换的最终性能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根据系统的需要,设计出适合于本系统的切换目标卫星选择方案至关重要。目前,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