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当代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ID:34115303

大小:1.41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03

当代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第1页
当代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第2页
当代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第3页
当代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第4页
当代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⒛卷第1期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Ⅴo1.29,No。12002年I月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January,2002当代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王琴(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OO68)摘要: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研究在当代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宏观上对核心范畴与范畴体系建构的广泛争论,微观上对单个范畴内涵的细部考察组成了研究的繁荣局面。对思想资源的深入挖掘及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为研究的纵深发展准备了条件。我们希望,通过对上述各方面状况的回顾,以展示当代传统美学范畴研究的概貌并略论其得失

2、与发展趋势。关键词: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研究;回顾;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B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O00-5315(2002)01-0018-11中国传统美学以其独特的理论建构方式在世《美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建立与现代科学水平界美学界独树一帜。中国古代没有关于抽象的美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美学体系和整理美学是什么的理论著作,对于美的形而上追问无不与遗产的问题》一文,指出:“在美学上,中国古代形形而下的具体艺术门类创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美成了一套自己的范畴、概念和思想,如比兴、文与的沉思闪现于各种诗论、画论、书论、乐论、序跋、道、文与情、形神、意境、情景、韵味、阳刚之美、阴语录

3、中,凝结为许许多多的美学范畴。对古代美柔之美等等。我们应该对这些范畴、概念和思想”学思想宝库的开掘势必从范畴研究人手。当代中作出科学的解释。事实上,对于范畴研究的重要国传统美学范畴研究从建国初期至今,已走过了性已普遍为学界所认识,如张岱年于1982年发表半个世纪的曲折道路,在我们今天迈人新世纪之文章[3],倡导开展中国哲学固有概念范畴的研时,返观过去的研究状况,将有利于我们在美学研究,文论界亦对一些古代文论范畴进行了研究与究中发现新问题,取得新进展。梳理。中国美学的特性决定了它与哲学、诗学的一当代传统美学范畴研究状况密切联系,所以这些相关学科对范畴研究的重视,建国初,学界对中国传统

4、美学范畴的研究工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研究的发展。作已开始起步,发表了一些研究文章,如李泽厚的综观⒛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以形写神》[1],廖仲安、刘国盈的《释风研究的状况,从研究成果的类型来看主要分为美”骨》[2]等,但是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因文革而学史著作、范畴研究专论、辞典和资料汇编。中断了。中国当代传统美学范畴研究的全面展开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研究是首先从对中国古代是从⒛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1981年,周扬在美学史的发掘中开始的。1984年,李泽厚、刘纲收稿日期:200IˉO5ˉⅡ作者简介:王琴(I叨4一),女,安徽省来安县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文

5、艺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钟仕伦教授。·18·王琴当代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纪的《中国美学史(一)》以审美意识为对象来研论》,蓝华增的《说意境》,薜富兴的《东方神韵究中国美学史,对美学意识中凝结的美学范畴给——意境论》,陈应鸾的《诗味论》,汪裕雄的《意予了一定的重视。同年于民的《春秋前审美观念象探源》等。的发展》的第三部分对春秋时期审美范畴的出现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研究的成果还体现于辞典和影响作了理论探索。此后,多部研究中国美学类著作中。如赵则诚、张连弟、毕万忱主编的《中史的著作相继问世,对审美范畴的高度重视是它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1985),彭会资主编的《中们的一个共同特点

6、。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国文论大辞典》(1990)、《中国古典美学辞典》(1985)就是一部以传统美学范畴为中心的美学(1991),成复旺主编的《中国美学范畴辞典》史著作,认为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对象是历史上各(1995),林同华主编的《中华美学大辞典》个时期出现的美学范畴、美学命题以及由这些范(2000)。畴、命题构成的美学体系。周来祥主编的《中国对传统美学思想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也是传美学主潮》(1992)也持类似观点。有的美学史著统美学范畴研究的重要基础,建国以来出版的可作还对整个中国古代美学范畴体系作了宏观描供传统美学范畴研究的资料汇编类书籍主要有:述,如张涵、史鸿文的《中华美

7、学史》(19%)、陈望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的《中国美学史资衡的《中国古典美学史》(1998)、张法的《中国美料选编》(1980),胡经之主编的《中国古典美学丛学史》(⒛00)等。编》(1988),侯镜昶主编的《中国美学史资料类在中国美学史研究中,范畴研究是作为一种编》(1998),于民、孙通海编著的《中国古典美学方法而存在的,在研究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举要》(⒛00)。还有一些部门美学资料汇编,如但是范畴研究有其独立的意义,仅仅作为美学史俞剑华编的《中国画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