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讲日记的写法

第二十九讲日记的写法

ID:34119744

大小:3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03

第二十九讲日记的写法_第1页
第二十九讲日记的写法_第2页
第二十九讲日记的写法_第3页
第二十九讲日记的写法_第4页
第二十九讲日记的写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十九讲日记的写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日记的写法 一、日记的特点日记是人们应用最广的一种文体。人们根据个人的需要和兴趣,随时将生活的内容及对生活的感受记下来,既不为发表,也不为传阅,完全是一种“私事”。因此,它的特点就是四个字:自由、真实。郁达夫在《日记文学》①一文中写道:“日记体”是散文中“最便当的一种体裁”,可以消除其他体裁易于招致的“真实性的消失”的“幻灭之感”。在评介中外日记时,他认为读日记中的“不朽之作”,比读某些有始有终、变化莫测的小说还要有趣。在其一九三五年六月所写的《再谈日记》②中,更指明日记在于“备遗忘、录时事、志感想。”要力戒“骄矜虚饰”,只有“坦白地写下来的关于当时社会的日记

2、,才是日记的正宗。”郁达夫的这种日记观,与同时代的进步作家是一致的。鲁迅在《马上日记》③中也写道:“我本来每天写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大约天地间写着这样的日记的人们很不少。假使写的人成了名人,死了之后便会印出;看的人格外有趣味;因为他写的时候不像做《内感篇》、外冒篇似的须摆空架子,所以反而可以看出真的面目来。我想,这是日记的正宗嫡派。”总之,为自己写,为自己看,随心所欲而不失其真,就是日记的特点。二、日记的作用日记的作用有以下几项:1.记录重要事件及人事往来,以备日后查询。2.记录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便于不时总结、反省。3.记录知识、感受,以丰富生活。4

3、.在某种特定情境中,可以宣泄情感、抒发怀抱,起到精神的自我调节作用。5.经常记日记,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日记这种文体,内容包罗万象、写来笔法自如,凡叙述、议论、描写、抒情、说明各种表达手段,都可使用。所以,坚持天天记日记,对于提高写作能力,大有益处。三、日记的类型日记的类型,或称样式,总与所记内容有联系。下面,举例介绍几种:10/101.备忘录式。这种样式,大都记载以备今后查询的各种事件与人事往来。因此,写法上只求简略准确,提纲挈领,以备遗忘而已。例文: 十七日,阴晴,星期三 昨天发了三封信,一封给武昌张资平,一封给天津的《玄背》社,一封给上海

4、的徐葆炎。盼北京的信不来,心里颇为焦急。早晨到学校去看报,想把中山大学内的编辑委员会组织案来考虑一下,终于没有写成功。仿吾要我去上海,专办出版部的事情。我心里还没有决定,大约总须先向学校方面交涉款子,要他们付清我的欠薪之后,才能决定,接上海蒋光赤来信,他也是和仿吾一个意见,要我在上海专编《创造》,作文学生涯。然而我心里却很怕,怕又要弄得精穷。中午和戴季陶谈出版事。他有意要办一种小丛书,我本想辞职,他一定不肯让我辞。领了八、九两月份的残余薪水,合计起来,只有一百元而已。①这是一篇典型的备忘录式日记,简要记录三方面事项:信件往来;是否去上海主持《创造社》出版部;和

5、戴季陶的谈话及领工资。三事之间并无联系,因之写时也不相牵挂,如实录记而已。既无点染,也不发挥,质朴精要,读来一目了然。2.行状式。这种样式,以较连贯而细微地记录一天主要活动内容为主,可以留下作者日常生活的足迹。再举郁达夫日记为例:二十五日(正月廿三),星期六,晴和如春三月。昨晚乘山舆上鼓山,回视城中灯火历历,颇作遥思,因成俚语数句以记此游:“10/10我住大桥东,窗对涌泉寺,日夕望遥峰,苦乏双飞翅,夜兴发游山,乃遂清牺志。暗雨湿衣襟,攀登足奇致,白云拂面寒,海风松下姿,灯火记来程,回头看再四,久矣厌尘嚣,良宵欣静谧,借宿赞公房,一洗劳身悴(夜偕陈世鸿氏松永氏宿

6、鼓山)。”今晨三时即起床,洗涤尘怀,拈香拜佛,一种清空之气,荡旋肺腑。八时下山,又坐昨冕驾来之汽车返寓,因下牛尚为一次讲演之约,不得不舍去此清静佛地也。到寓后,来访者络绎不绝,大约有三十余人之多。饭后欲小睡,亦不可能。至三时,去影戏场讲挤得讲堂上水泄不通。讲完一小时,下台后,来求写字签名者,又有廿四、五人,应付至晚上始毕。晚饭后,又有电政局的江苏糜文开先生来谈,坐至十一点前去。今天一天,忙得应接不暇,十二点上床,疲累得像一堆棉花,动弹不得了。①现代作家郁达夫的一天行状,从这篇日记中不得可以清楚了解了么?!寄情山水,应酬社交,恰切地反映了郁达夫的日常生活。在某种

7、意义上,也可以说这篇日记是郁达夫人生历程的缩影,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作者。3.随感式。这种样式,内容广泛,多以作者内心为世界的反映为主。凡片时的闪念、偶尔的觉悟、突发的见解、读书后的感慨,均可成篇。这种样式最常用。例文一: 九月十六日 谁也没有想到,来到香港最大的负担竟是吃饭,把时间和精力全耗在饭桌上了。吃,吃,吃!今天除去应邀吃了三次饭,什么事情也没干。吃饭——也许是这里进行社交的重要内客。仿佛进饭店的目的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说”,应酬,客套,没话找话,无尽无休地东拉西扯。其节奏之慢,着实令人吃惊。我坐在酒席筵前,却很容易想起有些使人昏昏欲睡的马拉松会议

8、,面对精美的食品,犹如在听一个空洞乏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