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中历史教学评价的探讨

新课程改革中历史教学评价的探讨

ID:34120633

大小:55.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3

新课程改革中历史教学评价的探讨_第1页
新课程改革中历史教学评价的探讨_第2页
新课程改革中历史教学评价的探讨_第3页
新课程改革中历史教学评价的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改革中历史教学评价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课程改革中历史教学评价的探讨深圳市宝安中学于敏在课改进行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的评价问题有较大的疑虑和困惑。如轰轰烈烈地搞课改,学生的考试成绩能否有保证?三年后高考怎么考?课程改革教学评价的方法有哪些?在课改中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出很多教师还不能正确地了解课改中的评价问题,还不是很深刻地认识新课程评价的诸多变化。本次课程改革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首先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

2、确价值观的过程。随着课程改革目标的调整,教学评价体系也相应发生变化。课程评价既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环节,也是保证学校教育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向前发展的重要手段。《纲要》中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课改评价的主要功能应重在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考试成绩;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重在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获得感悟和体验,而不是一般接受教师传授的经验;重在全员参与发展,而不是只关注少数“尖子生”。那么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挥评价的功能,促进学生的

3、全面发展,从而保证历史课改的顺利进行,这是我们每个历史教师必须研究的问题。我在近一年的课改工作中,进行过一定的尝试。1、注重历史教学的评价内容的转变:传统的历史教学评价往往以历史知识的掌握作为评价的唯一尺度。历史学习能力如何也是围绕历史知识掌握程度、掌握多少来判定的,这样造成很多老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走入了一个误区,即认为学习历史只要死记硬背就行了,谁能背谁历史就学的好。历史学习的评价往往是通过一次考试定乾坤,至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平时表现如何完全不考虑,隐性的思想品德考察、情感态度态度价值观考察很少,这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和创

4、造潜能。新课程中的历史教学评价目标已发生重大转变,评价的核心以能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根本,突出强调评价“以人为本”的精神,评价内容不仅要考察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更要考察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更要把隐性的情感、价值观的表现纳入教学评价之中,并把此当作至关重要的部分。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对学生的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如在学完历史必修(Ⅰ)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之后,引导学生对东西方的古代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对比东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利弊。学生分组

5、进行讨论,唇枪舌剑地进行辩论,我从中冷静观察,发现有些学生看问题见解独到,有些学生能够辩证的看问题,有此学生思维敏捷,有些学生表达能力较强,学生的种种表现我都有一一给予肯定,并记录在案。从中可以发现一些表现优秀的学生。然后布置小论文就某一方面谈东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利弊分析,在小论文批改的过程中我又发现一些上课发言不太积极的学生论文却写的非常优秀,于是我又在讲评时对这些学生进行表扬。从中我认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到的地方,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尽可能地使更多的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找到自身的价值,充分发挥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发

6、展的功能。类似这些做法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在平时教学中都可以运用。这样,历史教学的评价内容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再单纯以考试为主,不再单纯以考察知识为主,而是转变为多种评价内容相结合的办法。在历史必修二的教学中,注重渗透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每班分成固定的合作小组,在一些相对难度不大的课,适当地给学生安排任务,由他们小组合作对教材自行理解、处理做成课件,在班级展示,给大家讲解。学生的积极性较高,非常投入。这样做可以是一课的某一目,如第三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原人口大规模南迁的三次高潮简介,我就交给学生准备,在课堂形成了老师和学生共

7、同讲授一课的景象。同时也可以是一课的内容,如第13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14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这两课难度并不是太大,又与生活联系紧密,内容丰富,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都比较丰富且容易找到,因此这两课我就大胆“放权”,交给学生处理。我当然扮演场外指导的角色。两课共分为七大个方面即衣、食、住、行、礼仪、通信、娱乐休闲。每大方面两组,行包括四组。全班共有16组,每三到四人一组。由各组分头准备,两组中选出一组对教材理解透彻、课件优秀的,在班级讲解,按准备的内容情况打分。要求:1、首先要将民国时期与清朝进行对比,如服装清朝穿什么样的

8、服装,男人的和女人的分别什么样,民国时期有什么变化。2、要有图片资料,文字资料说明。3、就某一点说明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或是谈认识。4、每组不超过5分钟。5、组内自己做好分工。一星期后各组学生纷纷将本组负责的内容交了上来。在接下来的展示中,他们更是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