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效率基因型小麦根系吸收特性与氮素利用差异的分析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小麦根系吸收特性与氮素利用差异的分析

ID:34124496

大小:423.42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03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小麦根系吸收特性与氮素利用差异的分析_第1页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小麦根系吸收特性与氮素利用差异的分析_第2页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小麦根系吸收特性与氮素利用差异的分析_第3页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小麦根系吸收特性与氮素利用差异的分析_第4页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小麦根系吸收特性与氮素利用差异的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小麦根系吸收特性与氮素利用差异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2):2267-2279ScientiaAgriculturaSinica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6.12.003不同氮效率基因型小麦根系吸收特性与氮素利用差异的分析111,21111熊淑萍,吴克远,王小纯,张捷,杜盼,吴懿鑫,马新明1(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粮食作物协调创新中心/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郑州450002;2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郑州450002)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不同基因型小麦根系吸收特性与地上部氮

2、素利用的差异,明确不同氮效率基因型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生理机制,为氮高效小麦品种的选育和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2—2015年采用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不同氮效率品种筛选的基础上,以氮高效品种周麦27、郑麦366和氮低效品种周麦28、开麦20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氮素水平条件下研究其根冠关系、根系生物量、根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活力以及地上、地下部氮素转运分配能力的差异。【结果】两类品种小麦拔节期前根系特性无明显差异,拔节期之后氮高效品种周麦27、郑麦366和氮低效品种周麦2

3、8根系生物量、根冠比、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均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开麦20。氮高效品种周麦27、郑麦366根系活力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周麦28和开麦20。氮高效品种周麦27、郑麦366和氮低效品种周麦28氮素积累量和花后氮素吸收量也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开麦20。氮高效品种周麦27、郑麦366籽粒产量、植株氮素利用效率、氮肥生理利用率、花前氮素转运量、氮素籽粒分配比例均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周麦28、开麦20。与常规供氮水平相比,降低供氮量,4个基因型小麦根系生物量、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活

4、力、成熟氮素积累量、花前氮素转运量和产量降低,根冠比、氮素吸收效率、植株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生理利用效率升高。增加供氮量,根系生物量表现为周麦27、郑麦366、开麦20降低而周麦28增加。4个基因型小麦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活力、成熟期氮素积累量、花前氮素转运量和产量均显著升高,而根冠比、氮素吸收效率、植株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生理利用率降低。【结论】氮高效品种周麦27、郑麦366较高的根系生物量、根系活力、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根系活跃吸收面积促进了其对氮素的吸收,是氮高效的基础。较高的氮素转运、氮

5、素籽粒分配能力和合理的根冠比促进了其对氮素的高效利用,是氮高效的关键。氮低效品种周麦28虽然也有较强的氮素吸收能力,但其氮素转运能力过低、生育后期根冠比过大限制了植株对氮素的合理利用,不利于氮效率的提高。氮低效品种开麦20氮素吸收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地上部生长的需要,限制了氮效率的提高。关键词:小麦;根系;氮素利用;氮效率AnalysisofRootAbsorptionCharacteristicsandNitrogenUtilizationofWheatGenotypeswithDifferentNEff

6、iciency111,21111XIONGShu-ping,WUKe-yuan,WANGXiao-chun,ZHANGJie,DUPan,WUYi-xin,MAXin-ming1(CollegeofAgronomy,He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CollaborativeInnovationCenterofHenanGrainCrops/NationalKey2LaboratoryofWheatandMaizeCropScience,Zhengzhou450002;College

7、ofLifeSciences,HenanAgricultureUniversity,Zhengzhou450002)Abstract:【Objective】Thisstudywasaimedatclarifyingthephysiologicalmechanismsofnitrogenuptakeandutilizationofwheat,andprovidingatheoreticalbasisforbreedingandhigh-efficiencycultivationofwheatgenotype

8、swithhighnitrogenefficiency,收稿日期:2015-12-29;接受日期:2016-03-2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01281,31271650)、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项目(152300410069)、河南省现代农业(小麦)产业技术体系(S2010-01-G04)联系方式:熊淑萍,E-mail:shupxiong@163.com。通信作者马新明,E-mail:xinmingma@12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