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部疾病x线平片诊断研究

新生儿肺部疾病x线平片诊断研究

ID:34125544

大小:63.8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3

新生儿肺部疾病x线平片诊断研究_第1页
新生儿肺部疾病x线平片诊断研究_第2页
新生儿肺部疾病x线平片诊断研究_第3页
新生儿肺部疾病x线平片诊断研究_第4页
新生儿肺部疾病x线平片诊断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生儿肺部疾病x线平片诊断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生儿肺部疾病X线平片诊断研究【摘要】新生儿肺部x线平片检查是内科重点内容,x线摄影是肺部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随访观察及普查中的重要方法,也是临床最常使用的影像检查方法。对于有肺部疾病的患儿,诊断正确是最重要的,深入了解肺部放射学的基本要点,全面掌握肺部正常的特点,能够辨认和避免常见的陷阱,能根据临床表现知道需要观察什么,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现就新生儿肺部疾病x线平片诊断作以下综述。【关键词】新生儿;肺部疾病;x线平片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

2、2013)02-0272-021摄片要求:体位:常规采用仰卧位或水平侧位投照。摄片范围:依病情需要而定。如上气道梗阻病例应包括颈部,凡疑先心病和膈疝者,应摄入腹部。条件:要求胸壁软组织层次分明,心脏和横膈顶后血管纹理及纵隔后方胸椎显示清楚。正常胸部特征:纵隔:纵隔宽而柔软,易随呼吸和体位变化。常见胸腺影,气管分叉多位于T3〜4水平。心影丰满,部分可见动脉导管结。肺门及肺野:肺门阴影多不显露。肺纹理一般细而少,生后24〜72小时肺纹理可增粗模糊。部分正常新生儿肺内可有局限性或弥漫性阴影。胸廓:前后径和宽径相等,

3、横膈处第8〜9后肋水平,胸廓呈圆柱形[1]。2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围产期感染性肺炎病死率约为5%-20%,可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中或生后,由细菌、病毒,霉菌等不同病原体引起[2]。可分为:1.宫内感染性肺炎:常由母亲妊娠期间原发感染或潜伏感染复燃,病原体经血行通过胎盘感染胎儿。2•分娩过程中感染性肺炎:一是胎膜早破24小时以上或孕母产道内病原体上行感染羊膜,引起羊膜绒毛膜炎,胎儿吸入污染的羊水,发生感染;二是胎儿分娩时通过产道吸入污染的羊水

4、或母亲的宫颈分泌物,发生感染。3•出生后感染性肺炎:一是经呼吸道感染,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二是血行感染,常为败血症的一部分;三是医源性感染,通过医用器械或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等引起的感染性肺炎。临床表现:患儿进食减少,反应低下,呼吸困难,口吐白沫,咳嗽,口周青紫,发热,体温不升,吸气三凹征,肺部湿令音等。X线表现:新生儿肺炎X线影像变化较快,且具有多样性,其影像学特点有:第一,两肺野纹理增密、增粗、增多,两肺下野内带显著,肺纹理边缘模糊。其原因与肺间质浸润、肺充血、支气管炎有关;第二,两下肺野肺纹理增粗,颗粒状小

5、病灶影分布在增粗的肺纹理间,同时病灶边缘模糊,主要为肺下野和肺中野内带;第三,一侧肺野的局部透光性减低,这是由于局部炎性渗出造成的;第四,一侧肺野局部透光性增强,这是由于局部小气道痰液阻塞造成的,是局部肺气肿征象[3];第五,沿肺纹理出现模糊斑片状或小点片状浸润影,这是由于局部炎性渗出物浸润造成的;第六,肺野内大小不同的斑片状影,一个肺段甚至一个肺叶呈密度增高的致密影;第七,肺野内或肺叶的局限性不张,多见于右上肺,可为整个肺叶不张和节段性肺不张。吸入性肺炎与吸入物的量和方式有关,大量吸入时双肺广泛分布的粗结节

6、和小片状影。多次反复吸入表现右肺上下叶及左肺门区密度增高(与婴儿体位有关)。病毒性肺炎以间质改变为主,细菌性肺炎以支气管肺炎为主,有时似肺透明膜病。衣原体肺炎以间质性肺炎伴局灶性浸润较多[4]。新生儿具有独特的生理、解剖、病理学特点,肺脏含血量多、含气少,易患肺炎。呼吸中枢在早产儿中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再加之宫内发育迟缓、出生体重低等使早产儿更易罹患肺炎。而异常产科原因中,所占比例较大是的胎儿宫内窘迫、窒息、剖宫产等,这些原因直接造成了各类吸入性肺炎[5]。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肺透明膜病,肺透明

7、膜病是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引发的肺顺应性下降与肺泡萎缩。透明膜的形成是由于缺氧使肺小动脉痉挛,肺灌入不足,从而损伤肺毛细血管,支气管粘膜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浆外渗,并在肺泡终末气道表面形成纤维素性透明膜[6.7.8]。主要见于早产儿,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胎龄37周者5新生儿湿肺症:新生儿湿肺又称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增快,是一种轻度自限性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由于新生儿肺淋巴或/和静脉吸收肺液功能暂时低下,其积留于淋巴管、静脉、间质、叶间胸膜和肺泡等处,影响气体交换。新生儿湿肺症多见于足月儿,早产儿及异常

8、分娩儿也可见。发病机制:肺内液量过多(缺氧、心功能不全)或排出、运转功能受限,导致肺液潴留,肺顺应性下降,引起呼吸窘迫。临床表现:生后2〜4小时呼吸加快,青紫和窘迫。治疗后24〜36小时好转,2〜3天症状和病变消失。亚临床型患者仅胸片有湿肺征。X线表现:肺泡积液征肺野呈斑片状,面纱或去雾状密度增高影,或呈小结节状,直径2-4mm,少数可见支气管充气征[17]。间质积液征呈网状条纹阴影。水平叶间胸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