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报名人数减少谈起

从高考报名人数减少谈起

ID:34127308

大小:51.4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3

从高考报名人数减少谈起_第1页
从高考报名人数减少谈起_第2页
从高考报名人数减少谈起_第3页
资源描述:

《从高考报名人数减少谈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高考报名人数减少谈起摘要:从高考报名人数减少谈起杨东平前些日子,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我国有834万名应届高中毕业生,但实际参加高考的只有750万人,可见没有报名参加今年高考的有84万人....关键词:高考报名类别:其它来源:牛档搜索(Niudown.COM)  本文系牛档搜索(Niudown.COM)根据用户的指令自动搜索的结果,文中内涉及到的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用于学习交流经验,作品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牛档搜索(Niudown.COM)赞成本文的内容或立场,牛档搜索(Niudown.COM)不对其付相应的法律责任!从高考报名人数减少谈起杨东平前些日子,教育部

2、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我国有834万名应届高中毕业生,但实际参加高考的只有750万人,可见没有报名参加今年高考的有84万人。之前《重庆晚报》也曾有过报道,谈到该市今年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上万名学生没有报名高考,与三年前的高中入学数量相比,高考报名人数减少两万人左右。有关人士在分析原因时指出,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大学毕业找不到好工作,使“读书无用论”思想在农村重新出现并蔓延。一些家长认为,如果孩子成绩平平只能上专科,那还不如早些出去打工挣钱。近些年来,我们常看到媒体关于“读书无用论”流行或重新泛滥之类的说法,而一旦哪里有学生流失,板子马上打到学生和家长头上,似乎是他们的短见“损害”

3、了教育。事实上,作为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度,中国人的教育意识只有“超前”之嫌却从没有真正匮乏过。“读书无用论”只是在文革时期“反智主义”的特殊环境中才实际地流行过;此后的学生辍学流失,都事出有因。例如,上世纪80年代农村学生的辍学,主要是经济原因。但到90年代之后,一系列调查显示,尽管教育费用仍是沉重负担,但已不是影响农村学生接受教育最重要的因素。第一因素倒是许多学生难以适应高难度的学习,多门课程不及格、留级,直至最后离开学校。此外,学校的生活环境太差、师生关系恶劣、体罚等等,也是一些学生离开学校的原因。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不少地区初中学生的流失、辍学率

4、却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凡此种种,都不能说是“读书无用论”之过。如要追究责任,则原因很大程度在教育自身——是“无用的读书”导致学生离开了学校。以农村教育为例,从初中毕业生的实际流向和需求看,学校教育应当满足升学、进入城市打工和建设新农村的不同需要。然而,目前严酷、枯燥的“应试教育”是一种“升学教育”,只对有望升学的学生有用;如果不能升学则一无所用,学生既没有在农村生活的能力,也缺乏为城市化服务的知识和技能。这种“无用的读书”、“无用的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痼疾,也就是陶行知所痛斥的“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培养少爷、小姐、书呆子”的教育。其基本特点就是与青少年成长的实际需求

5、无关、与改善人的实际境遇无关。所以,陶行知创造的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倡“把教育变成生活、把生活变成教育”,“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其要义就是改变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书本与实践相脱离的弊端,使教育成为活生生的、有趣的和有用的教育。令人遗憾的是,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仍未能被接受,也影响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在高等教育领域,教育不甚实用的问题也很突出。不难发现,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除了与总量急剧增加、劳动力市场相对饱和等外部因素之外,教育自身也有一定的原因。一方面,相对封闭的办学体制使得高校不能敏感地反映和适应社会需要。一些学科专业

6、的设置,诸如法学、管理、新闻传播等学科,其学校布点之多、培养规模之大,远远超过了社会的实际需要,形成结构性失调。另一方面,具体的教学过程也存在“学用脱离”的弊病。我们往往认为,毕业生就业难是因为其竞争力、专业技能不足,然而一些权威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首先是求职者的价值观,即他是不是一个诚实、可信、具有责任感、进取心、认真、踏实的人;其次重视的是基本素质,如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和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专业技能倒在其次。但是,学校教育目标的排序是这样的吗?我们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沟通和合作能力有足够的重视吗?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中,学生几乎从

7、小学起就开始单打独斗,身陷竞争环境,很少有合作完成的课业和任务。如此又怎能在毕业时获得所需的能力呢?进而言之,只关注考试和分数,又怎能成为有责任感、有社会关怀的公民?其实,早在这次经济危机之前,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己经在质疑上大学究竟是否有用、知识能否改变命运的命题。事实上,应届毕业生不参加高考,或被高校录取后不报到而选择复读每年都有一定数量。他们中除了少数高分落榜者之外,基本是处于“三本”阶段的学生,而且这些学生大多来自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缺乏的低社会阶层。我国的高职高专(所谓的“三本”院校)实行高收费政策,一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